利劍出鞘的一道清亮的劍鳴之音,武安君吳起向著此次護衛秦公的數千秦國銳士下達了出發的命令。
“出發……”
“諾。”
“臣等恭送秦公。”
一道由數千道回應匯聚而成的重諾聲后,一道由當場眾位秦國朝臣齊齊而起的恭送聲后,秦公嬴連的車駕在數千名精銳秦軍的護衛之下緩緩駛離了此處,向著相王地點所在的東方緩緩行去。
……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秦公車隊的行程也在一天天按照之前的規劃進行著。
就在秦公嬴連的車隊即將抵達秦國東方的重要屏障的函谷關之時,與秦公嬴連一同坐于車中議事的武安君吳起卻是提出了一個建議。
“秦公,老臣以為前往洛邑相王一事于我秦國確實利大于弊,但是選擇周天子所在的洛邑作為相王之地是否有些太過于張揚了?”
聽到武安君吳起所擔心的問題,秦公嬴連仿佛是早有預料一般,臉上并沒有半分的驚訝神情。
輕輕放下手中的一份來自山東諸國的帛書,秦公嬴連看向面前的武安君吳起輕聲說道:“師兄放心,這件事情嬴連早已想到。秭歸君回返楚國之時,嬴連已經請他替我向楚王建議,相王地點還是改在洛邑門戶伊闕為好。”
“這幾日想來楚王就應該給予我秦國回應了。”
“如此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