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誠懇發言,臺階之下的群臣激動回應之后,章臺殿之中那種君臣相依的氣氛變得越發熱烈了起來。
“啟稟太子,臣有事要奏?!?
許久之后,一道聲音忽然出現在這章臺大殿之中,立時將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等到眾人看清說話這人的相貌之時,發現此人與坐在群臣最前方的武安君吳起倒是有幾分相似。
平日里與這人共事的朝臣們,則已經知道了此人的身份。
此人正是武安君吳起長子,此前剛剛由郎中升為大夫的吳肅。
縱使面對在場眾多朝臣齊齊投射而來的目光,大夫吳肅臉上依舊沒有出現半分慌張之色。
帶著那份從容的神情緩緩從坐席之上起身,大夫吳肅幾步之間便來到了太子嬴渠梁所站立的臺階正前方。
向著面前的太子嬴渠梁躬身一拜,就聽大夫吳肅再次說道“啟稟太子,臣吳肅有事要說?!?
“哦?!?
眼見大夫吳肅第一個站出來,知道他身份的太子嬴渠梁先是看了看一旁的武安君吳起一眼,他想知道吳肅此番動作是否是出于武安君吳起的授意。
可是任憑太子嬴渠梁如何去看,武安君吳起只是以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看著自己的兒子,仿佛根本不在乎他接下來要說些什么一般。
沒有從武安君吳起臉上看出些什么,太子嬴渠梁索性也不再猜測什么了,直接開門見山地向著面前的大夫吳肅詢問道“既然卿有諫言,盡可道來。”
“臣多謝太子?!?
一聲稱謝、一個躬身之后,大夫吳肅向著太子嬴渠梁、向著殿中的秦國朝臣們緩緩說出了自己的諫言。
“太子,諸位。吳肅曾經聽聞過一個道理一個國家要想稱雄于世,除了廣袤的國土、強大的軍隊、眾多的人口以外,吸引人才、重用人才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因素?!?
“就以我大秦為例,數十年前我大秦面臨著魏國、義渠乃至巴蜀等強敵的窺伺,國勢可謂危急;但為何短短數十年,我大秦就一躍成為天下之間的有數的強國呢?”
對于大夫吳肅拋出的這個問題,在場親眼見證了秦國崛起的一干重臣們心中都有說不完的理由。
但是大夫吳肅卻并沒有給在場這些秦臣說話的機會,反倒是繼續說道“曾經王上曾經說過秦國崛起靠的是將士用命,靠的是朝堂諸卿協力,靠的是數百萬秦人齊心?!?
“而吳肅以為擁有一批足以獨當一面的大才,也是我秦國崛起之路能夠走到今天的重要因素。”
當大夫吳起這番話語緩緩落下之后,在場的秦國朝臣們在心中暗暗贊同的同時,各自的目光也分別看向了坐于群臣前方那一撮處于秦國權力頂峰之人。
他們都認為若是沒有這些人,那么秦國絕不可能擁有今日這般強大的國勢。
若是沒有武安君吳起對外指揮若定、對內堅定變法,秦國今日或許還是那個在魏國手中屢戰屢敗的國家,又或許早已覆滅于當年義渠二十萬大軍的鐵蹄之下;
若是沒有櫟陽君甘龍主政后方、供給錢糧,縱使秦國擁有百萬之師,又如何能夠連連取得一場勝利,又如何能夠擊敗宿敵魏國、一雪百年之恥;
……
時間過去了不知道多長的時間,殿中秦國朝臣的目光從前方那一位位重臣臉上劃過,與此同時他們為秦國立下的赫赫功勛則是在那些秦國朝臣腦海之中一一浮現。
而注視著前方這些重臣的除了后方的那一干朝臣之外,還有前方站于臺階之上的太子嬴渠梁。
對于面前這些于秦國有大功的前輩們,從小跟隨在秦王嬴連身旁耳濡目染之下的太子嬴渠梁是打從心底敬重他們。
今日腦海之中再次浮現出他們的功績,倒是令太子嬴渠梁感慨頗多。
帶著心中的這份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