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安駛往秦國都城咸陽的馬車之上,一身墨色冕服的秦王嬴連緩緩放下了手中的一冊典籍。
回想起剛剛浮現在耳畔的那一陣話語,秦王嬴連的嘴角泛起了一絲笑意,他的視線則是看向了坐在自己對面的王孫嬴駟。
注視著此刻嬴駟的臉上的那一抹興奮之色,秦王嬴連帶著嘴角的那抹輕笑詢問道“如此說來,駟兒對這位公孫先生是頗為推崇嘍?”
“不敢欺瞞祖父,雖然只是經過一番簡單的交談,但是駟兒以為此人足可以稱之為當世奇才。”面對祖父嬴連的詢問,少年嬴駟一番思索之后,卻是無比鄭重地回答道。
對于嬴駟的這個回答,秦王嬴連卻也沒有多少反對的意思。
若是那位在原時空之中率領秦軍斬首數萬魏軍、奪回秦國丟失了近百年的犀首能稱不上一句當世奇才的贊譽,秦王嬴連也覺得這奇才的標準確實是有些苛刻了。
雖然如今的公孫衍還很年輕,遠不及原時空之中高光時刻的驚才絕艷,但是秦王嬴連絲毫不懷疑其擁有的高超能力。
畢竟有句話說得好,時間能夠給普通人帶來廣闊的見識,卻不能將他們變成超越平凡的大才。
很顯然后世有著“犀首”之名的公孫衍,就是這樣一個大才,而這種大才也并不是一段時間的積累可以完成的。
所以對于如今公孫衍所擁有的才能,秦王嬴連心中也是十分期待的。
只是令秦王嬴連沒有預料到的是,原本應該在下個時代乃至下下個時代出現的那些驚才絕艷的人物,竟然會如此之早地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
先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衛國公孫鞅、鄭國申不害,如今又有原時空屬于魏人,這個時空之中屬于秦人的公孫衍。
如此賢人輩出,倒是讓秦王嬴連想到了后世的一句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想到這里秦王嬴連的視線不知怎么地就從面前的嬴駟,緩緩轉移到了自己的身上。
看著視野之中那一根根被歲月染白的發絲,在這一刻突然感受到歲月流逝的秦王嬴連嘴角不禁浮現了一絲苦笑。
果然,就算你擁有了多大權力、建立了多大的功業,最終也難以抵擋歲月對你的侵蝕。
隨后懷著這種想法的秦王嬴連再一次將視線移到了對面孫兒嬴駟的身上,看著眼前這位如同朝陽一般噴發著勃勃生機的后輩,秦王嬴連臉上的那一抹苦笑忽然又變成了豁達。
縱然自己終究會衰老乃至死亡,這又如何呢?
自己過去數十年的努力總會有人去繼承,自己為后世子孫留下的這份基業總會有人去發揚光大,自己未盡的功業總會有人去完成。
總有一天當今天下之間十數位諸侯將會歸于一國的統治之下,而秦王嬴連相信那個國家的國號一定會是……
“秦。”
看著祖父嬴連在思索許久之后書寫下的這個篆字,帶著幾分好奇的少年嬴駟將其大聲地讀了出來。
聽到自己孫兒那略顯稚嫩的聲音,秦王嬴連緩緩放下了手中的毛筆,帶著幾分鄭重對其說道“駟兒,可知我秦國的起源?”
“啟稟祖父,駟兒知道。”聽到祖父嬴連的問題,嬴駟當即帶著幾分自信緩緩說道“我秦人的起源乃是顓頊帝的孫女女修。舜帝之時,先祖伯益因為助禹王治理水患有功,而被賜予嬴姓。”、
“商湯討伐夏桀之時,我秦人先祖率軍一同討伐夏朝,至此我秦人成為了商帝屬下的封臣。武王伐紂之時,先祖飛廉、惡來忠于商朝被殺,惡來一脈因此成為了周朝治下的奴隸。”
“孝王之時,我秦人先祖非子因為養馬有功獲封秦邑并成為嬴姓大宗,我秦人終于有了第一塊可以作為根基的土地。到了襄公之時,秦人因為護送周天子前往東都洛邑有功,秦國最終得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