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向王上進言,請王上代大秦向天下發布這第三道《求賢令》。”
蜀侯嬴虔的這番行為仿佛一顆火苗,頓時之間點燃了大殿之中所有秦國朝臣心中的那股火焰。
“臣孫伯靈以大良造之身,請王上發《求賢令》。”
“臣吳肅以相國之位,請王上發《求賢令》。”
“臣公孫鞅以商君之爵,請王上發《求賢令》。”
……
幾乎就是在很短的時間之中,坐在各自坐席之上的秦國朝臣們紛紛起身來到大殿中間的過道上,作出了和剛剛蜀侯嬴虔一般無二的行動。
等到秦王嬴駟的視線看向下方之際,這才發現他面前的過道之上已經布滿了單膝而跪的秦國朝臣們。
面對這般的情勢,王座之上的秦王嬴駟臉上先是出現了一縷沉思,之后他的目光之中頓時充滿了堅定的神情。
“好!”
一聲大喝之后,秦王嬴駟當即從王座之上站起,幾步之間便來到了自己腳下平臺的最前方。
望著自己下方那一位位秦國朝臣,望著大殿之外那一名名秦國郎衛,秦王嬴駟最終在心中下定了那份決心。
“無論相貌如何,無論是何出身,天下士子若是自覺懷有才能者,皆可西入函谷。我大秦用人只看才能,不問出身。” 當秦王嬴駟的這一番話語在諸位秦國朝臣耳畔炸響之際,他們的臉上紛紛露出了振奮的神情。 隨后便是一陣山呼海嘯一般的聲音。 “王上萬年,大秦萬年。” “王上萬年,大秦萬年。” “王上萬年,大秦萬年。” …… 許久之后,等到這聲音緩緩落下之時,秦王嬴駟與在場諸位朝臣再次回到了各自的坐席之上。 《求賢令》之事議定之后,在場的眾位朝臣們也紛紛開始向自己上面這位新晉繼位的秦王嬴駟訴說起了自己心中的諫言。 在這些名目繁多的諫言之中,既有諸如商君公孫鞅所提出的修訂《商法》這般的國家大政方針,也有如同司農許行提出的選育良種這般的具體執行方案。 總之在這場秦王嬴駟主持的第一次正式的大朝會之上,所有的秦國朝臣們都紛紛為秦國進言獻策。 當然,這些事情最終的結果也是十分令人滿意的。 那些原本無權做主而暫時擱置的大策在此番朝會之上得以被敲定,那些因為部門之間的溝通不暢而遲遲沒有進展的事物,也在此番朝會之上眾人深入地溝通之后順利地推進了下去。 就連那些平日里看起來十分棘手的事情,也在殿中諸位朝臣群策群力之下,有了一個合理妥當的處理方案。 這場大朝會從旭日初升一直開到了日暮西山,中間可是橫跨了好幾個時辰。不過即使如此,那些與會的秦國朝臣們心中也沒有多少埋怨,反倒是有種暢快淋漓的感覺。 數個時辰之后,殿外天際之上已經是通紅,再看看殿內的秦國朝臣臉上盡是一種滿足的神情。 恰在此時,坐在王座之上的秦王嬴駟卻是向著眾人拋出了一句話:“諸位賢臣的事情已然了解,那么下面就該輪到寡人的了。” 聽到秦王嬴駟這一番話語,在場的秦國朝臣臉上紛紛露出了一絲鄭重的神情,每個人的視線都看向了眼前的這位繼位不久的秦王。 在全場秦國朝臣的注視之下,秦王嬴駟再一次地從王座之上起身來到了眾人面前,然后緩緩從自己袖中掏出了一份寫滿篆字的帛書。 “諸位可知寡人手中的帛書之上記載是什么事情?”問出這句話語之后也不等其余人回答,秦王嬴駟當即繼續說道:“寡人剛剛得到消息,就在一月之前,楚國攻破了吳國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