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我的奶奶,有太多太多可寫,很想寫一寫我的奶奶,寫她,就是滿滿美好的回憶。
其實小時候,奶奶總說我和爺爺關系是最好的,她常告訴我我和我爺的關系是多么的好,我多么喜歡和我爺在一起,不過,真正能寫出許多的,還是我的奶奶,因為她陪我的時間長,三十年的時光里,奶奶是我最親近、最忠實的伙伴。
不知這一篇要多久才能寫完,也不知從哪里開始寫。剛才和孩子爸爸說到過年,記得幾年前,我還特別后悔應該和一個伊春的人在一起結婚,那樣我們過年就可以一起回家,那時我還特別介意要回家過年這件事情,我完全不能接受過年在別人的家里。現在,雖然我不想去別人家過年的心情是一樣的,但我對于回家過年這件事情,已經不如從前那么介意了。因為我發現,我那么想回家的理由,是有奶奶在,有奶奶,家就有靈魂,奶奶不在,這個如此吸引我的靈魂不見了。如今回家過年似乎和平時并沒什么兩樣,沒有那份期待,那份只屬于年味兒的追尋。
每個過年,奶奶總是提前一個月就第一個忙活張羅起來的,一到這個時候,她就會脾氣不好,說這個不給力那個不上心,什么都要她想著她動手,她會嚴格的按照傳統到什么日子就要買什么吃什么做什么,有時我都覺得沒什么好在意,現在我知道,為什么年味兒在逝去。
小時候的冬天仿佛比現在寒冷許多,穿著棉鞋和羽絨服依然會把手腳凍的要掉下來似的,不過更可能的原因是,那時不像現在這樣方便,那時我們要打出租車,年節的時候可能常常要等上很久,而且我們要像趕集一樣,有一片長長的年貨大街,奶奶會帶我們在那里逛上一個下午,買對聯、買糖果、買煙花、買鞭炮、買掛歷、買糖果盒、買新碗、買粘豆包,還有各種我臨時想要的東西,然后我們一行三四個人,常常是奶奶、大爺、我,有時加上鵬鵬,拎著大包小裹打上一輛出租車興沖沖的滿載而歸,回到家里,我還會開心的把那些東西一樣樣的翻出來,挨個再看一看、摸一摸,幫奶奶把它們整理好,放到該有的位置上,或是藏在哪里等著過年的那一天再拿出來。那些東西和我記憶中的年味兒混雜在一起,它們承載著我對新年的滿滿期待,承載著我對又將長大一歲的滿心歡喜。
奶奶是一個有錢的老太太,只是相對于比較大多數的老太太來說,因為奶奶是醫生,有退休金,還自己開著診所,在我讀大學之前,奶奶是家里最能賺錢的人。
奶奶很大方、又非常節儉。大方是對別人,節儉是對自己。奶奶會給身邊幾乎所有的孩子壓歲錢,幾乎會幫助身邊每一個有需要的親人朋友,所以奶奶雖然曾經賺了許多錢,但大部分都為別人花出去了,而且奶奶不會理財,又非常迷信保健品,所以并沒有攢下來多少的錢。我的保險有好幾份都是奶奶買的,一份是2006我上大學的那一年,有一天奶奶給我打電話,說有一個特別好的保險要買給我,要連續交二十年,每年五千,每隔兩年會有一次分紅,當時我并不太在意,如今我很珍惜這份保險,奶奶為我交了十年,我要繼續自己來交,這是奶奶留給我的一份一輩子的愛。小時候聽推銷保險的人總在以為子女打算為名勸誘老人買保險,我想奶奶也是為此心動的,她是認為保險可以一直充當一份她對我的守護。
奶奶是一個小時候受過很多苦的孩子,5歲還是8歲的時候親媽就去世了,有一個親妹妹,這個妹妹大約在四十年后一次從樓梯摔下來摔成了癱瘓,后來有了后媽,雖然不一定是那種極其刻薄的人,但對奶奶應該也不會很好,奶奶說去讀中專的時候,奶奶說想要一個洗臉盆,她就指著一個裝爐灰的盆子說就拿那個去吧,奶奶委屈的只能去河邊哭。這個后媽后來又生了五個孩子,奶奶于是又有了三個妹妹和兩個弟弟,他們叫奶奶大姐,他們對奶奶的感情都特別深,親過于他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