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表現還可以,雖然在晨曦航空上還是反復糾結,每一次操作都出錯,但大部分時間管住了自己的手,看得少了,動的也少。
現在沒有科創板的權限,只能玩一玩創業板。發現賺錢還是要創業板,雖然跌的時候更兇,但漲的時候也更投入。應該好好研究一下創業板里的成分股,可以用一小部分的倉位來試一試。
只要能管住自己的手就會很高興,覺得成功了一半。因為想得再好,如果不遵照執行就沒有半點意義。如果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和沖動,一定是什么都做不成的。
雖然機構有散戶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散戶也有自己的優勢。機構的資金量太大,他們在操作的時候無法做到無跡可尋,建倉、洗盤、出貨,都會留一部分余地給散戶,如果可以把握這一小小部分,對一個小散戶來說也是足夠的了。
之前常常忍不住去看盤、每天都想做t,其實沒有這個必要,這種思路就好像是要賺到所有的錢,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每一次的波動沒把握住就會有一點氣惱,是很可笑的。這些時間,完全可以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股市中有一種規律,有一種邏輯,也有最基本的原則要遵守。懂得他不一定就能做對,但不懂就一定會做錯。而且這里面是人與人的博弈,或者說是情緒與情緒的周旋。這是一個接盤子的游戲,做的就是找到那個有最多人未來愿意接的盤子,只要愿意接他的人越來越多,在他還沒太發光的時候買進來,在最多人想要的時候賣出去,這一輪就算是贏了。
怎樣找到這個盤子呢?
有一段時間,看什么好就想買什么,這當然是不對的。分散一部分是為了減少風險,但應該找的不是覺得可能上升就是好的,而是空間最大的才是好的。一個兩倍的空間和一個十倍的空間,當然是選擇后者。不然就是對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a 股是一張網,每只股票是一個點,一個行業是一條線,有時離散有時共振,行業、周期在不斷的輪動,至少應該了解,哪個行業處在這一輪波動的什么位置,在底部、中部、還是頂部,什么時候可能來到屬于他的波段,其實也沒有那么難,對政策的發布,行業的發展,公司的情況有基本的了解,便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斷。比如政策傾向于哪些行業,這個行業的龍頭是是誰,上下游的產業鏈怎樣,這些公司的控股方是誰,產品怎么樣,盈利模式是什么……
基本的研究并沒有太大難度,只是絕大部分散戶是不會去做這些功課的,而在這里,并不要求勝過所有人,只要超過大多數人,便足夠了。
比如近幾天在炒作的軍工和有色板塊,還有平時看見漲停的一些股票,只能看熱鬧是因為我不懂,我只知道買一些我知道的公司比如平安、上汽、格力、順豐,五糧液……這些當然也不錯,但他不會短時間帶來多大的收益,因為我知道的絕大部分人都知道,而在市場里,就是在賺你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錢。
所以,應該去了解去學習自己不懂的領域的知識,不應總在熟悉的圈子里繞來繞去,沒什么進步,也不會有突破。
這幾天心態也好了很多,185買回來的比亞迪,一度又跌倒了169,我也沒有覺得惱火,他們的漲漲跌跌好像對我沒有那么大關系,清楚我買的每一只股票的意義。有的是長線、有的是短線,
比亞迪有一定的風險,但值得嘗試,可以留在明年看;
平安風險小,留著十年也沒關系;
酒鬼酒,白酒總要選一個的;
牧原回調比較充分,農業的行情可以拿到過年。
這些都不需要在意短期的波動,只有晨曦是為了玩兒,雖然成本從45被我弄到了53,我也覺得挺高興,這是個學習的過程,目前唯一的軍工股,我要把她的成本玩到負數。
少了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