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限出版社會賺更多的。”
李玥原來如此的點點頭,她倒是要好動的一些,四下觀望,說道“我們的政策還是很有用的,那些獲得力量的讀者,倒是沒有亂來。”
“就算想要戰斗的,都去太極廣場那邊了。”
“不過。”
“等變動率超過1,就不太受控制了。”
“老哥。”
“這一次你真的要幫霍連山一起對抗404機關?”
李玥手中拿著一本《至圣先師》搖晃著,她覺得霍連山肯定會變得更強,不太好,李和笑道“也沒有什么,主要是張執象準備離開了,他上報后,估計沒有多久,就會晉升到天階專員,有張執象和霍連山的幫助,以后會是藺文貞到曙光城來任特別專員。”
“這對我們來說還是很有好處的。”
“另外。”
“他這本書的特異點,似乎并非一定是他的。”
藺文萱表示贊同,她沒有太在意哥哥的事,天下又不是所有兄妹都能像李和李玥那樣好,知道哥哥會來,就可以了。
她倒是更關心霍連山的這本書“按照書中的設定來說,《道德經》應該是第一圣品了,古往今來不存在有已知的書籍,超過它。”
“所以。”
“它很有可能就是《至圣先師》這本書特異點的承載物。”
“只是相對于李和以前那本《大明》不同,大明的承載物是傳國玉璽,是具現化出來后還可以搶奪的物品。”
“在《至圣先師》的設定中,應該誰最先將道德經念出來,誰就會最先擁有至高的力量。”
“這本書的特異點,也會到誰的手上。”
李玥思考道“我好像聽說現在的道德經只是通行本,由魏晉時期的王弼所寫,而非是真正的原版道德經啊。”
這就涉及藺文萱的專業了。
她微微一笑,道“道德經的版本,除了目前的通行本之外,在1979年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中有甲本和乙本。”
“甲本時期應該在戰國末年至漢高祖之前的時期。”
“因為并沒有避諱漢高祖劉邦的諱。”
“而乙本則是在漢朝,時期在文帝之前,帛書本與通行本的差異,在于兩處,一處是通行本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后,所以言道德經。”
“而帛書本,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
“若真要論……”
“《老子》這本書,其實應該叫《德道經》才對,除了順序以外,就是分章節的不同了,通行本有81章,而帛書本卻沒有明顯分章。”
“這其中順序和分章的不同,核心內容也是有偏重不同的。”
“然。”
“一定是帛書本優于通行本嗎?”
“王弼將道德經分81篇,可能是受了楊雄的‘玄生萬物,九九歸一’的思想,從老子留下五千言,到魏晉之間。”
“我們華夏可是爆發了百家爭鳴的。”
“近八百年時間的歷代積累,對百家爭鳴以來思想結晶的吸納。”
“我不認為,通行本的道德經不如原本,至少,肯定是超越了帛書本和更早時期,在郭店出土的楚竹簡本的。”
“當然。”
“原本是怎么樣,就另說了。”
“畢竟老子出函谷關留下了五千言,到底有沒有將學識說盡,尹喜又有沒有加以改編,這些都尚未查清。”
“我們這些年的考古。”
“倒是挖出了更多的戰國時期的竹簡本,但,雖然有觸類旁通的功效,但并不比通行本來得更好一些。”
“而且。”
“如今的通行本,也不完全是王弼所寫,歷屆考古發現之后,對于起碼的斷句啊什么的,我們都是加以修復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