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五年前,尚且只是普通高中生的姬長生在某天忽然發覺不對,他覺得自己應該是忘掉了什么東西,于是他開始尋找。
經過尋找,他發現,不是他忘了,而是某人的存在被剝離了。
他們班上少了一名同學。
其他人卻完全沒有印象,只能通過桌子、習慣、排名等等細微的線索在論證,失蹤并不是一件多么稀奇的事情,稀奇的是那人的存在被剝離。
于是,姬長生開始調查了。
從來沒有人覺得,一個普通高中生的調查能夠有多大的威脅,但,當時正是人口失蹤最多的時候,是烏托邦建立最緊要的時候,同樣是痕跡最多的時候。
經過對當地城市的采訪。
再加上網絡上他搜集的那些痕跡線索,竟然讓他窺一斑而見全豹,將整個事件推理了出來,然后,當時的姬長生,認為只有革命軍能夠阻止這些。
他便獨自一人,帶著資料前往了革命軍總委。
雖然是以游客的身份過去,但是姬長生順利見到了周瑞,講解整個事件之后,并表示革命軍該如何以此事做章,給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揭露黑暗,喚醒民意,約縱連橫,重啟革命。
中策,與奧林匹斯聯手,擴大烏托邦規模,奧林匹斯獲得數據,革命軍獲得力量,且必要時刻喚醒烏托邦民眾,將獲得數千萬最堅實的支持者。
下策,旁觀,索取利益。
自然,當初周瑞選了下策,也不是說從姬長生給的計謀中做出了選擇,而是周瑞本身就是這么打算的。
對于周瑞的選擇,姬長生當初很沉默。
周瑞也沒有多做解釋,只是表示很看好姬長生,希望他可以在革命軍待兩年看看,多熟悉一下這個世界。
于是。
從那天起,周瑞身邊就多了一個助手,革命軍很多人只是知道有這么一個助手,但具體是誰并不清楚。
而跟在周瑞身邊兩年。
姬長生最后還是決定要加入革命軍,而答應他加入的周瑞,卻將他送到了江城
三年。
姬長生整整觀察了李和三年,當李和終于“醒來”的時候,當仔細了對比前后差別的時候,姬長生只得出一個結論。
那就是李和并沒有變。
唯一變了的是,他有力量了,以至于以前看來不自量力的事情,現在變得理所當然,以前天真耿直的事情,現在看來是如此偉大。
或許。
一直以來,可能都是認為姬長生在幫李和鋪路,在幫他做好一切打算,實際上,在姬長生看來,是李和在為他引路。
是李和用實際行動告訴他,理想并不可笑。
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所以
“李和、姬長生,跟李新德和周瑞是不同的,作為理想主義者,他們其實要更加純粹,也注定他們一路走來,都必須破釜沉舟。”
“老任,我跟你也不同。”
“你跟著李新德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而我跟著李和能看到。”
夜晚,英雄大廈的樓頂,霍連山躺在斜頂上,一邊看著月亮,一邊喝著酒,他是嬉笑懶散,他是沒臉沒皮,可誰心中還沒個理想呢?
明裁判所?真是個好名字啊。
對,我等就是迷信,就是宗教,爾等就是異端!
辯什么辯,不辯。
我蠻夷也,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