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城市,同一個時間,各自的心情卻不同。
李和現下陪著姑娘們游山玩水,而凌晨時分就來到曙光城的葉樸年卻片刻不得閑,連夜與世家門閥的各家公子打過招呼之后,一大清早,葉樸年就來見任俠了。
今日是擂主賽的第二天,裁判交由陳傲和馬建國負責。
任俠在家中竹林里,一大清早便在煮茶、看書,讀的是王陽明的《傳習錄》,因為李和的悟道,任俠來了興趣,準備再讀一遍。
葉樸年在傭人的接引下來到竹林。
見到任俠以后,這位富甲天下的豪商先是恭敬的作揖一禮,這才松了口氣,走到任俠的面前坐下,看著書脊的書名,笑道“可惜大明不過三百載。”
“陽明先生的學問若能推行于天下,如今種種一切,或許不會發生。”
任俠點點頭,說道“明朝是個偉大的朝代,‘遠邁漢唐’這四個字絕非自夸,而是實實在在的評價。”
“他們是有心去終結歷史,有心去徹底通向光明的。”
“從劉伯溫斬龍脈開始,從鄭和下西洋測繪世界,清理幻想遺毒開始,他們一直想畢其功于一役,將歷史收尾。”
“陽明先生更是集兩千年之大成。”
“創立心學。”
“只可惜……人類永遠在嘗試毀滅自己,一如當年的大明,也如現今的帝國。”
任俠的意思,葉樸年很清楚,大明的滅亡,不是滿清韃子,也不是李自成,而是亡于商人之手,偌大一個帝國,一年財政才幾百萬兩,還都有攤在一部分農民身上,怎能不亡?
無數的商人士紳,他們趴在大明身上吸血,一邊享受全球貿易帶來的巨大的利潤,一邊一毛不拔,上交的稅收只有利潤的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
與此同時,他們還在瘋狂的進行土地兼并,不斷的擠壓自耕農的生存空間。
而越來越少的自耕農卻要負擔帝國那維持運行的財政,從而開始出現民不聊生的情況,以至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在賺取了巨大的財富之后,他們對于大明更是沒有半點好感。
商人哪里會有國界?
晉商將女真稀缺的鐵料、鹽、茶各種戰略物資走私賣到滿洲,滿朝公卿都是商人的代言人,他們眾正盈朝,一邊收受商人巨額孝敬的同時,一邊幫忙蛀空朝廷,在明末鎮壓李自成起義需要二十萬兩軍費的時候,他們只拿出了兩萬不到。
結果李自成進京,收刮的財富折合白銀有上億兩!!
大明,窮嗎?
真不窮。
如今的帝國,窮嗎?真不窮,甚至可以說是資源極大豐富,超越任何一個時代,可是,直到周瑞上臺之前,每年因饑荒而死的人,就超過了三百萬!!!
任俠的話,葉樸年聽了,并沒有尷尬。
反而笑道“如若把現今比作大明,那是沒有滿洲的,至少,如果幻想是滿洲的話,真正通敵的是你們,我們所作所為,可是為了徹底消滅幻想降臨的可能啊。”
“沒有了滿洲。”
“自然就沒有人來舉起屠刀,說出‘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這句話,我們這次也決計不會失敗,而是會走向完美的勝利。”
“任盟主以為如何?”
任俠緩緩合上了傳習錄,輕聲說道“所以你們越來越肆無忌憚了。”
“不是我們。”
葉樸年雖然滿頭白發,但依舊精神矍鑠,此時更是聲音洪亮無比“不是我們,是所有人,所有人都厭倦了這個時代,這樣一個左也不安,右也不安,所有人都提心吊膽的時代!”
“從上到下,所有人都想渡過這個時代,迎接真正的安寧。”
“這是天下大勢。”
的確是天下大勢,烏托邦作為大型實驗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