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入神,秦小蠻不由追問道:“如果朱厚照沒落水,會怎么樣?”
“會怎樣?”
“呵……”
李和輕輕一笑,豪聲道:“那當然是在諸位堂兄弟中選出朱厚熜(嘉靖皇帝)來培養當做繼承人,立為皇太弟,十年教導,十年斗爭。”
“皇太弟監國,我們的皇上,就去當他最喜歡的鎮國公威武大將軍朱壽!”
“他要用刀親手宰掉那些雜種的頭。”
“報歷代先皇之血海深仇,報土木堡被他們葬送的三十萬將士的血海深仇,報大明子民因為他們所受剝削欺凌壓榨之仇,報元朝九十年間上億子民被他們殘虐之仇,報中華文明被他們斷送大好盛世之仇,報他朱厚照生死之仇!”
“別說他們躲在南洋,躲在天竺,躲在歐羅巴。”
“就是天涯海角,都要追過去,都要犁庭掃穴,讓天下再無其立足之地!”
“而我們的皇太弟,嘉靖皇帝。”
“這位史上最聰明的皇帝,他將不那么自私,也將更加務實,也沒有心灰意冷,在王陽明拜首輔八年之后,心學大行,文風一掃而新,張璁、嚴嵩、張居正、海瑞肱骨四臣。”
“其中。”
“張居正主導變法徹底成功,厘清天下土地,查明天下人口,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當然,不是那種火耗變正稅,永不加賦只加火耗的那種,而是真正的火耗由官府承擔,實實在在的為百姓減負。”
“而后士紳一體納糧,官商一體繳稅。”
“重新修訂《御制大誥》,允許百姓行洪武年間之事,將監察權交于百姓……”
“再有改革戶籍制度,宗室喬遷海外拱衛大明。”
“振興科教,加編《永樂大典》……”
“等等舉措。”
“張居正真正做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即王陽明以后,成為大明第二個圣人,也是原本歷史上的半個,變成了一整個。”
“悠悠千古,儒家圣人唯三。”
“孔夫子,王陽明,張居正。”
“大明一朝,便有兩人!”
如此大明,讓人神往不已,可以說,這個世界線上的張居正已經把能做的都做完了,那么,接下來呢?
李和咧嘴一笑。
說道:“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點,那就是,大明的皇帝,格外的喜歡修仙。不光是煉丹,吃藥,而是他們自己也修。”
“雖然這跟御醫不值得信任有關。”
“但他們是真的信這個。”
“這是古人愚昧迷信嗎?我看不見得,魏南仙那套道家金丹修行,并非是他的原創,而是他修此道修得最好而已。”
“內丹修為,自古有之。”
“最早源自黃帝,有《黃帝內經》、《黃帝陰符經》打底,至呂祖時期大成。”
“明初劉伯溫斬龍脈后,已經是絕對現實。”
“但,依舊可以修行丹道。”
“明朝不傻,嘉靖更是絕頂聰明之人,修仙如果是假的,他又如何會去修一輩子?那源于黃帝開始的修行之法,就是對天人合一的最好注解,是應對幻想降臨的王牌。”
“于是。”
“自嘉靖辭去皇位,以太上皇的身份修行開始,修仙熱,在大明開始蔓延。”
“而伴隨著大明解決了內生矛盾,還有朝貢體系掌控直接之后,全世界的文明都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大明的工業革命也順勢展開,用不了兩百年,科技就會發展到第一個瓶頸,可控核聚變。”
“而這個時候,大明有了新的方向。”
“長生。”
“新的工業革命并沒有出現,發現了核能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