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廣孝南下,張三豐北上。
不同于任俠親自直接姚廣孝,張三豐在會議室里等了半個小時,才等到周瑞過來,倒不是可以怠慢,實在是時間沒有錯開。
周瑞沒有任俠那般全知全能,但他有龐大的情報網絡,大致能夠推算出來人的情況和問題。
“以周先生之才智,應該已經知道貧道所來何事。”
張三豐并不介意周瑞的遲到,因為他跟姚廣孝不同,他是來請人的。
對于他們而言,文明覺悟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他知曉他們的世界線僅僅是一條支線而已,尋常情況與幻想無異。
但,文明覺悟的大義,是相通的。
這邊世界的歷史當中,大明出了一個半圣人,王陽明是一個,張居正是半個,所以最終大明還是亡了。
大明要突破歷史周期律的條件相當苛刻。
它不僅僅需要朱明皇室如舊秦一般,奮六世之余烈,需要連出好幾代明君,更需要有真正掌控全局改變世界的人才。
王陽明可以,張居正差了點,但在他們的支線上,張居正幾乎完美。
他們有兩個圣人。
所以,他們不僅僅極大的解決了文明的內生矛盾,更是完成了長生革命,但,也止步于此了,他們至少還需要第三個圣人,才能夠通往覺悟。
在張三豐看來,周瑞有這個能力。
所以……
“我不會走的。”周瑞知曉張三豐的來意,但卻一口否決了。
這讓張三豐陷入了沉默,許久,他問道“屆時先生身陷囹圄,想救你的可能救不上,若是先生愿意,貧道可以來接先生,審判委員會還攔不住貧道。”
“先生固然有死重于泰山,但,希望依舊渺茫。”
“同樣通往覺悟,為何不愿活著看到那一天?”
周瑞緩緩搖頭,他坐下,讓秘書給他的保溫杯加了水,一邊喝水一邊說道“時勢造英雄,道爺認為我有圣人之姿,不過是因為這這個世界罷了。”
“現實世界做不到的事情,我又如何能寄托到一縷綺夢當中?”
“倒不如說。”
“現實世界一旦崩塌,文明就會往毀滅的方向收束,你們的世界線同樣要受到極大的影響,我又如何去幫你們當第三個圣人,完成文明的覺悟呢?”
周瑞一番話說罷,張三豐不由幽幽一嘆。
但,他依舊沒有放棄,說道“先生之死,與文明毀滅,似乎還有一段時間。”
張三豐意思很明確,他們可以打時間差,而且世界線的收束不會那么快,畢竟這不同于文明覺悟,其表現會是陸續的影響,有一個非常長的時間段,倒不如說,這樣更好。
有世界線收束的威脅在那里,周瑞如果過去,能夠更好的做事情。
張三豐的話有幾分道理,但這不是改變周瑞想法的理由,普通理由想必是難以推脫了,周瑞便問道“繼王陽明、張居正后,你們應該有第三位圣人才對。”
張三豐知曉周瑞說的是誰。
或者說,在正史當中,那位才是功蓋千古,唯有始皇帝能夠與之媲美的紫微圣人,但,時勢造英雄是有道理的……
“楊子任公是大明中興重臣,吳楊公學也自20世紀中開始成為天下顯學。”
“只是,離正史遠矣。”
周瑞微微一笑,說道“既然如此,那么你們還認為我去有用嗎?那位先生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又憑什么能夠做到呢?”
張三豐無奈,只好作罷。
但最后還是留下了一份香火情,說道“若真有萬不得已那天,先生需要人幫一把,不妨考慮一下貧道。”
張三豐拱手說道,他并沒有說怎么聯系。
周瑞想要聯系的話,自然做得到的,但這也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