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文明”當中時,才幡然醒悟,民族意識開始覺醒。
是的,周瑞選擇這條路的主要目的是讓非洲人的民族意識覺醒!
我們常說華夏近代欺辱,從一窮二白的廢墟中建立起來。
其實不對。
那個時候的華夏,哪怕經過滿清兩百多年的摧殘,哪怕我們在物質上貧窮到了極點,我們所擁有的精神財富,依舊是世界之最。
否則,絕無涅槃之可能,絕無可能再聽龍吟之聲。
我們在亡國滅種的邊緣,每一個華夏人都會發出決不屈服的嘶吼“中華不會亡!”
救亡圖存,是一個時代的信念。
從洋務運動到君主立憲再到民主共和。
從義和團到太平天國到北伐戰爭。
我們試過了所有的路。
但凡我們有一次懈怠,有一次放棄,哪里還有未來的再度崛起?
沒有。
絕對沒有!
這個世上,也唯有中華文明有這種底蘊和生命力!
沒有這份底蘊的蠻夷。
哪怕是到了現代,他們逃不過“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定論!
那些文明從來就是學了個一鱗半爪,哪里學的會中華文明的內涵?
斷裂的文明,哪里知道一脈相承里真正傳承的是什么?
那是華夏文明一脈相承的,五千年,一萬年,四萬年,甚至更古老!是文明從發萌到通往覺悟的一整套文明邏輯和文明自覺!
這是屬于我們的文明底蘊!
而這份底蘊,除華夏以外誰有?所以照搬華夏的模式經略非洲,不是說沒有效果,而是絕對不會如想象的那般有效!
刑徒軍能夠這么做,且看看他們選擇的東非之光根據地的位置?
沒錯,是俄比亞高原。
是革命軍對這片區域近二十年耕耘后打下的基礎……
這個基礎不局限于一地,而是這里的整片大陸!
例如卡亞部落。
曾經。
第一師的少尉排長傅龍曾經邀請過卡亞部落,但阿胡拉哈拒絕了,因為他們守著祖輩發現的金礦,并擔憂革命軍發現這點,當時對革命軍的態度并不友善。
傅龍其實在卡亞部落族人眾多的金首飾中已經發現了端倪,但他無意于金礦,知道對方不愿意走也正常,所以他在負責這塊地區的時候特意組織了幾次物資交易來幫卡亞部落改善生活,一來二去才獲得了卡亞部落的友誼。
阿胡拉哈送了一條金腰帶給傅龍,而傅龍則以幻想道具作為回禮,后來也都有保持聯系。
也正是因為革命軍結下的善緣,卡亞部落會幫助林嵐,因為他所說的那一套跟革命軍是一脈相承的。
而且因為時代的不同,林嵐點出了人類當前最重要的使命。
所以這一次,阿胡拉哈不愿意再錯過,他放棄了祖輩傳下來的金礦秘密,選擇了投身文明的戰爭之中。
卡亞部落舉族遷往了文明生態園的第十五區,澤城。
阿胡拉哈想要將林嵐的遺體送往曙光城,便來到澤城的城市管理委員會,找到了傅龍希望他能幫忙聯系。
不過。
“我覺得這封信的意思是林嵐會復活。”
“是這樣的……”
阿胡拉哈對于幻想事件的具體原理不清楚,但傅龍知曉。
看過信后,傅龍便明白了意思。
“林嵐可以復活?”
“沒錯。”
阿胡拉哈松了口氣,此時他才有閑心問一些東西。
“傅,曙光城的文明覺悟與你們有共同之處,但就我的見解看來,他們似乎走得更遠一些?”
傅龍笑了笑,說道“阿胡拉哈,不用這么含蓄,就理論成就而言,我們都是認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