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動力引擎”,其中“反物質”代表的是引擎的能源,“虛空”代表的其實是能源傳輸,而非修仙文明中的虛空引擎。
即便是幻想時代,媧皇也做不到炎武衛全員裝備虛空引擎的程度。
但。
媧皇自己做到這個地步卻很簡單,而炎武衛的戰甲本身就是概念武裝,她隨時可以調控升級,換成靈寶等級的暗物質引擎完全不成問題。
只不過……她沒換。
炎武衛信息部,收到第三師一團團長劉雄的反饋后,就開始以媧皇提供的單靈子超算級別的算力推演星門的數據,僅3秒鐘時間就找到了這處星門的遷躍點。
“星門遷躍坐標已經破解,可以進行傳送。”
“確認傳送單位……”
“確認完畢,傳送單位為2000人,檢查著甲情況……檢查完畢,開始傳送。”
單兵概念武裝最關鍵的地方是什么?是集成性。
無需復雜的后勤,可以隨時換裝適應各種環境和戰斗需求,這才是炎武衛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它不同于其他所有部隊的關鍵所在。
炎武衛第三師一團,劉雄留下第五營駐守關城之后,就帶著四個營殺向了深空。
遷躍點——角宿一。
在現代天文學中,角宿一被稱為室女座α星,觀測光譜分析是一顆主序星被兩顆子星環繞,此地距離地球有250光年,所以在以前,這里的具體情況并沒有被觀測到。
不管現實如何。
在《大明2077》的世界觀下,這里有著一個名為“龍首”的文明,實際上這個文明的名字也是大明起的,作為大明的屬國,這里有著非常深厚的大明印記。
至于龍首文明的人長相如何……
角宿一的主序星和兩顆子星都是恒星,屬于三個太陽的著名類型“三體星”,在《三體》當中劉慈欣始終沒有對三體人有具體的描述,但“脫水”和“人形計算矩陣”等概念,讓人們以為類似于直立昆蟲那種。
其實,這是不對的。
劉慈欣雖然知道科幻的內涵是人文,但他對于華夏傳統文化,特別是道家的研究有些少,也不明白女媧造人的人,為什么就是先天道體。
因為,人,秉天地而生,形態早已決定。
無論是道家金丹修行,還是佛家密宗修行,修為精深,入定內視以后,觀測人體真正的結構時,提出的理論都大同小異。
道家丹道說:“上中下三丹田,正經十二脈,奇經八脈。”
佛家密宗說:“三脈七輪。”
其實都是在用不同體系歸納人體原本的各個組成系統,但究其本質,其實是一樣的,只是歸納方法不同。
人的形態,真諦不在于解剖學意義上的骨骼、肌肉、器官。
那些是可以有不同的,正如黑、白、黃三個人種在這方面本就有不同。可若是依照佛道兩家的理論來看,眾生在形體上……又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
如果有外星人,如果他們是“人”,擁有人這個概念,那么他必然與地球人相同,只是會有大同小異的可能。
因為重力,因為生活環境,會有相對不同的一些進化特征。
但人形主體并不會變。
龍首文明就是這樣,他們生活在三體星系當中,要面對飛星的問題,生活環境極為艱苦,必要時刻需要類似于“脫水”的手段才能維持種族的存續。
他們有著粗糙而堅韌的表皮,毛發稀疏,體型敦實。
必要時刻,他們可以多人抱團在一起成為一塊巨大的“巖石”,他們可以放棄用鼻子呼吸,皮膚能夠維持身體在假死狀態的最低供養。
在這樣的“巖石”中,往往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