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的小路,是高將軍之前開辟。
是小路也不準確,僅僅是把叢生的荊棘斬斷,稍作清理,勉強容一個人走過。
被砍斷的荊棘,斷口大多已經干枯,少部分很新。 荊棘旁邊多有林木,有的林木樹皮不知是遭了何物啃噬,多處已不完整。
下山路上,行了還沒有半個時辰,走在前方的高將軍突然倒地不起。
司馬問之起初有一些驚慌,他不知道高將軍身上發生了什么,只能強迫自己鎮定下來。此地已經遠離山門,周圍沒有其他人,高將軍只能由他來救。
兩部真經中對岐黃之術也有記載,司馬問之平日沒有研習,此時再看已來不及。當下,他只能狠掐高將軍的人中,希望能有效用。
還好,掐人中還有效用,不多時后他悠悠醒轉。
高將軍醒后,神情有些萎靡,與門前叫罵的時候相比,相去甚遠。司馬問之不解,詢問他是什么緣故。
起初他并不想說,支支吾吾說出來的三言兩語也不能讓人信服。多次詢問無果,無奈之下,司馬問之以晉國太子的身份令他說出實情。
建康出逃之前,司馬問之就被定為繼承晉國大位之人。一直以來,在高將軍眼中,他與眼前這人的關系即是君王與臣子。君上臣下,君王之令臣子不得不從,高將軍隨后說出實情。
雖然此前已經預料到他必定歷經艱難,才能找到青玄山山門。但是此時由他自己講出來,司馬問之才知道自己還是有所低估。
司馬問之隨玄云等人走后,玄風曾折返一次,將第二只妖物滅殺之后,不知出于什么考慮,為高將軍留下了尋找青玄山山門的指引。他看過后未做過多停留,確認傷勢無礙后,即刻向山上走去。
上山之路很是艱險,開始的時候還有空地與小路,愈往上走空地愈少,荊棘愈多。走了一日,前路已經遍布荊棘雜草。
無奈之下,他只能抽出佩刀,砍伐荊棘開路前行。
玄風雖留下指引,但指引中的標示之物在林中很難尋到。
有的是因為季節變換,描述之物并不符合。有的是天長日久,標志之物多有變化。一路披荊斬棘前行,一路又要按圖索驥,高將軍向上走的艱難異常。甚至有多次走了冤枉路,白白浪費了時間。
上山之前,高將軍拿走了車上所有的干糧,當時只剩他一人,留在山中已無用處。
山中行走很耗費力氣,高將軍又是開路前行,消耗更大。即便是刻意節省食物,行至十余日時,他還是斷了口糧。再向上走,開路之時他開始挖掘可以食用的草根充饑。再往后,草根不足以充饑,就開始啃噬樹皮。
好在又走了幾日,他找到了指引中標示的地方。幾番確認無誤后,他留在山門之前等待,期望有人出來時,能夠打聽司馬問之的消息。
等了許久沒有人出來,高將軍便出聲哀求。哀求得不到回應,就變成了咒罵。
此后的事情,無需再說,司馬問之已經猜到了大概。青玄山弟子將高將軍驅離至山下后,他并未放棄,尋到了開辟好的上山之路再走一次。
益州冬季,草木不是枯死就是停止生長。既已有路,二次上山時高將軍本無需再劈斬荊棘。司馬問之看到荊棘上新的斷口,多半是當時高將軍饑餓至極,已經難以維持身形,踉蹌前行時無意劈開。
山前叫罵,是強弩之末。心愿達成,弩已落地,一口心氣泄去,他再也無法支撐,才昏厥倒地。
高將軍是因饑餓導致昏厥,當務之急是補充力氣。凌霜為他二人準備了干糧,就在他身上的包袱里。司馬問之取下包袱,拿出干糧,想要喂給高將軍吃。
高將軍虛弱,仍掙扎著不肯接受。司馬問之無奈,又搬出太子身份強迫他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