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無需恢復傷勢,但是需要恢復精力。
一番爭斗下來,司馬問之體內的靈氣消耗一空,不得不再次盤坐修行。
修行前他又去洞口走了一趟,將一些干藤帶入洞中。不過他沒有將藤條立即引燃,此物留著有別的用處。
雖然沒有篝火,洞中也不黑暗。
巨鼎自現身以后,遲遲沒有散去。司馬問之運轉靈氣時,鼎上的文字遙相呼應,逐一點亮,猶如夜空群星將洞府照明。
再次行了幾個周天,他停下手中動作,開始引燃干藤。
巨熊隕落以后,即便身形縮至原來的五成,身上血肉還剩許多。瑯琊一餐無法用盡,他想要烤制一些肉干帶在身上。
此前在建康時他是晉國公子,司馬氏雖然大勢已去,但是也不用擔心衣食。一日三餐,每餐都有專人伺候。
到青玄山中時,每日的朝食與哺食也有膳堂準備,由專門的弟子送達,無需他動手煮制。
因此引燃篝火烤制熊肉時,他沒有多少烹制食物的經驗。
結果慘不忍睹,或是焦黑,或是不熟,司馬問之掌握不好火候,熊肉多有浪費。
但熟能生巧,耗去一些生肉以后,再次烤制時,他的手法開始變得嫻熟。
最初有烹制失敗的作品,司馬問之都會扔給一旁的瑯琊。她只吃過生肉,初次嘗到熟肉后十分喜愛。
以后再有燒焦的肉食,都被他投入火中毀去。往事歷歷在目,高將軍已在這樣的事情上吃過大虧,不想再在瑯琊身上重演。
天將亮時,司馬問之已經準備好幾日吃食。再多就無法隨身帶著,做了也無有用處。
卯時過后,天色大亮,一人一狼收拾行裝又要前行。還沒有走到洞口,他又轉身折回洞中。
巨鼎無法帶走,鼎上文字可以拓印下來帶著。此鼎看著不凡,上面書寫的內容也許會有大用。
鼎身巨大,拓印的時候也需要許多紙張。司馬問之身上只有符紙,無法拓印,于是拓印變成抄寫。
好在鼎身雖然巨大,上面的文字并沒有多少,只有百余。割開剩余熊肉取后用符筆蘸著,按照字形臨摹半個時辰以后大功告成。
匆匆收筆,匆匆離去。
司馬瑯琊之前嗚嚎不停,已催了他數次。
走出去以后,司馬問之施法震碎上方山石,將洞口掩埋。隨后再次出手,在一旁做著標記。
他惦記著巨鼎肚中數幅圖畫,有朝一日會再回來。將此處隱去,以免被他人發現。
標記的時候,司馬問之心中更加堅定去往建康的決心。皇城內的古風閣中,收錄有上古至今許多藏書。他方才抄錄的文字,在那里或許會有記載。
攀援而下,重上小徑,一人一狼仍舊沿著此前道路繼續前行。未到午時,前方遠處出現村落。
前日在河邊極目遠眺的時候,司馬問之曾見到炊煙升起。兩日行進以后,他們終于來到這里。
見到村落,就會見到人煙。司馬問之加快腳步,向村子那里走去。瑯琊見狀急忙跟上,她以為有事要發生。
并非有事,司馬問之只是急于進入村中。
并非乞食,他身上有已有幾日吃食,這次是去索要衣物。
昨日夜間爭斗的時候,他的道袍和內里衣物損毀嚴重,已能見到后背肌膚,繼續穿著實在不雅。
并且,此前在獵戶家攀談時,男子曾有過隱晦解釋。開始時將他向外轟趕,除了不喜他的話語,還另有緣由。
宋國建立后,皇帝崇佛抑道,民間百姓也受影響。見司馬問之是道人打扮便先入為主,對他并沒有好的印象。
樹林盡頭就是拐入村中的小徑,小徑兩旁也有林木,應是當地官家或者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