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用過朝食以后,司馬問之從屋中走出,向拓跋龍陽居室走去。之前仆人送來吃食的時候曾特意告知,安北王請他過去一敘。
從屋中走出的時候,司馬問之也將瑯琊帶上。不是因為不舍,是為了預防不測。
朝食時候,瑯琊看向明伶的眼色不善。明伶是因為中傷她受罰,看向瑯琊的眼色也不善。
同性相斥,女人與母狼也不能免。司馬問之為防備他離開后有無端變故發生,只能將二者分開,將瑯琊帶走。
“今日早些時候我已上疏,為師兄謀求一個隨軍參謀的位子,師兄莫要推辭,也莫要嫌棄官職微薄。”
拓跋龍陽已在等候,見司馬問之走入后,主動開口招呼。
司馬問之聽后,眉頭不由皺起。幾息過后,微微點頭回應。
拓跋龍陽是請他一同跟隨,為他謀求何種職務,理應與他提前知會商議。私自為他做主定下,令他覺得不喜。
“大軍何日開拔?”雖然不喜,點頭以后,他仍舊開口詢問。
“今日已是四月下旬,若是一切如常,下月月初大軍即可開拔。”拓跋龍陽告知。
“行向何處?”司馬問之再問。
“師兄以為,陛下會先攻何處?”拓跋龍陽聽后沒有直接答復,反問回去,想要考量。
“我哪里會知曉。”
司馬問之知曉他是存心這樣問,故意不帶好氣的回應,一改之前一本正經的樣子。回應之后不等允許,自己找了一處座位矮身坐下。
坐下之后,接著開口。
“北地我不熟悉,魏夏兩國近些年的恩怨我也不知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依據,如何能夠揣度。”
“是龍陽的過錯。”
在拓跋龍陽面前,司馬問之一直是正經模樣,此時有些無賴的樣子,令他覺得更加親近。一邊放下身份告罪,一邊將情形講出。
魏夏恩怨百年,在魏國前世,代國還未建立的時候已有糾纏。百余年來,歷經數次爭斗,拓跋氏興起,直至今日要將赫連夏國一舉滅國。
司馬問之并非全不知曉,虞夫子教授他的時候,對魏夏史料也有提及。他不知曉的,是近幾年發生的事情。
“依王爺所講,他曾帶兵攻打夏國國都?”司馬問之聽完,開口問道。
“前一年九月,陛下分兵三路。令宜城王達奚斤攻打蒲阪,河南鎮將周幾攻伐陜城,牽制夏國關中兵力。陛下自帶兩萬輕騎,出其不意突襲統萬城。”拓跋龍陽聽后回應。
“最后如何?”司馬問之詢問結果。
詢問之前,他已能猜到大概。
統萬是夏國都城,是夏國前任皇帝赫連勃勃驅使數萬民眾,歷時十余年建造,輕易不會攻破。
況且,若是之前已被攻破,夏國幾近亡國,此時也無需再去攻伐。
“禁軍將軍豆代田率先攻入統萬城,可惜被斷后路,我軍接應不上,功虧一簣,陛下也只能班師回城。”
拓跋龍陽的回應未出預料,接著又說出其他事情。
“但也并非一無所獲。陛下將統萬城外數萬夏國子民虜獲,還有十余萬頭牛馬牲畜一并帶回平城。宜城王那里也收獲頗豐,連克夏國多位將軍,將蒲阪、長安等地收入囊中。”
“他會同之前一樣,先攻向夏都統萬。”司馬問之聽后想了片刻,隨即回應。
“何以見得?”拓跋龍陽詢問緣由。
“依王爺方才說的,他是極為自信和自負之人。之前攻打統萬功虧一簣,是一大憾事。不破統萬,憾事不除。況且統萬是夏國都城,是皇族聚居之地。攻伐雖然艱險,但事倍功也倍,一破則百破。”司馬問之答復緣由。
“受教。”拓跋龍陽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