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掉陣法,司馬問之在周圍查探一番后,轉身向回走去。黃浮與幾位同門不知去了哪里,再追過去已經沒有用處。
回返的時候,司馬問之與來時一樣,也是疾行。
拓跋素帶領步營趕到的時候,他有察覺。
步營有將士三萬,與騎營匯合以后,即便不能打垮夏軍,短時間內也不會潰敗。之所以疾行返回,是擔憂拓跋龍陽在混戰中出現意外。
但是事情出乎他的意料。
回到之前混戰的地域后,沒有見到混戰的場景。除了地上眾多尸首外,只有幾百魏兵在收拾整理。
司馬問之見狀,快走幾步上前表明身份,客氣詢問剛剛發生的事情。
非常時刻,留守魏軍不信他的話語,叫囂著要將他捆綁。司馬問之不再謙遜,直接出手,將想要上前的幾個魏兵盡數制服。
留守將軍聽到喧嘩聲音,快步走過來,詢問發生了什么事。見到司馬問之以后替他證明清白,隨后將魏軍動向告知。
此人出自步營,那日議事的時候,也在拓跋素營帳,他見過司馬問之,也見識過他的見解和謀略。
“夏軍大敗,夏主倉皇逃走?”司馬問之聽后詢問,同時將身前幾名士兵身上的禁錮除去。
“確是如此。”留守將軍的回應肯定。回應過后,他又主動說出緣由。
“在山谷處接應的我軍騎營,在步營到達后也趕了過來,一同將夏軍回城道路截斷。夏軍腹背受敵,大敗潰散。夏主赫連昌帶著一部兵馬沖出重圍,向著西南方逃竄去了。”
“安北王在何處?”司馬問之知曉了事情的大致經過,詢問拓跋龍陽下落。
“跟隨步騎兩營將士,隨陛下一同去取統萬城。”留守將軍答道。
“謝將軍告知。”
司馬問之得到答復后施禮離去,前往夏都。在他到達城下的時候,魏軍正將城池圍困。
赫連昌之前將城內守軍大部帶走,統萬城防在此時異常薄弱。即便如此,魏軍攻城也并不順利。
數次攻伐與守衛,魏夏兩軍皆有傷亡,但魏軍傷亡明顯更多。
攻城士兵數倍于守城的夏軍,統萬雖然高大堅固,仍舊不能抵擋魏軍。司馬問之剛剛到后不久,魏軍打開一道缺口沖了進去。
時隔一年,統萬城再次被攻破。
從知曉赫連昌逃走的那一刻起,魏軍破城已是定局,時候早晚而已。司馬問之來到此處,不是要助拓跋燾破城,是來尋找拓跋龍陽。
缺口漸漸擴大,守軍一敗涂地,城外魏軍蜂擁而入。
場面雖有些混亂,但也有好處。大部魏軍入城后,拓跋龍陽乘坐的車馬沒有跟著進去,顯露出來。
“怎么樣了?”疾行到達車駕旁,司馬問之躍身上去,開口詢問。
“僥幸撿回一條性命。”拓跋龍陽不再隱瞞,如實告知。
“可有收獲?”司馬問之心中有些猜測,跟著確認。
“可免一死。”拓跋龍陽沒有猶豫和隱瞞,將拓跋燾承諾的事情告知。
統萬城破,夏軍敗了。
魏始光四年六月,魏夏兩國數萬兵馬混戰于夏國都城外數里處。夏軍后路被斷,被滅殺萬余人后,其余兵馬由夏主赫連昌帶領,向西南方突圍。
統萬城城經過數次拉鋸后,終被攻破。赫連氏幾代累積的財富,一朝被拓跋氏擄掠殆盡。
魏夏之戰,既是兩個氏族百余年恩怨的碰撞,又是兩方勢力開疆拓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交鋒。
沒有是非,也沒有對錯。
有的只是弱肉強食,成王敗寇。
治軍之道在于治人,治人之道,在于明法有度,在于賞罰分明。
大戰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