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嫡長玄孫,素來被教育得穩重自持,只是性子固執得連十八頭牛都拉不回來。
便如今次,林之霍非要來鄖陽考府試,林煥不同意,他就之乎者也的,從鄖陽古今奇人異事說到林家發跡定居京城,再從祖宅先祖先賢們說到鄖陽實為一塊風水寶地,中間還鄭重地穿插林衡生前喜回鄖陽之事,側面定論林衡生前也與他有一樣的想法,同樣覺得鄖陽乃升官發財成家立業的好地方,引經據典地擺事實講道理,一套接一套,聽得林煥頭疼。
最后林煥沒法子,也是無力反駁林衡生前極為喜歡回鄖陽此事實,倘若不是當今圣上不肯放人,林衡生前七十歲便想致仕,回鄉守著祖宅,悠哉游哉地過起閑云野鶴的晚年。
“大哥,你來鄖陽,怎么是坐的水驛船?”林之茂很敬重林之霍,不僅林之霍書念得比他好太多太多,已經考過縣試,也因著他自小就愛粘著林之霍。
“就是,之霍哥,我們還以為來的該是林家的小樓船。”呂云弓也問起來。
“我來鄖陽參考府試,不過小事爾,何需勞師動眾?”林之霍說罷,覺得也得透點兒事實“此番我父親雖最后同意了,可也說了,讓我自已想法子,不準我動用林家的車馬,還不許我租或買。后來我想一想,便想到這水驛,故一路搭了順風船過來。”
未花一個銅板,便抵達鄖陽,誠然林之霍想給銀子,驛差也不敢收,這就是身為京城豪門權貴子弟的便利了。
李橫前世對這個大玄孫很是滿意,唯一不滿意的,就是林之霍是那種一旦認定了,撞了南墻也不回頭不妥協的脾性,那會兒他默默思忖了好一陣子,后得出結論,此脾性乃是隨了他一根筋的兒子。
故有段時間,前世李橫很看林宥業不順眼,覺得他那么多優點,偏偏著重遺傳他偶爾才會發作的一根筋,還隔兩代再遺傳給大玄孫,幸在大玄孫遺傳得不太嚴重,尚懂得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