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梅導演,我選李敢吧!”
“哦,為什么選擇他?”胡梅導演頗感興趣的問“為何不選擇劉據,至少戲份還多一點!”
“這個嘛,很簡單!景軒如是回答道
“廢太子劉據戲份比較多,但這個角色不太好掌握,內心戲比較復雜。‘巫蠱之禍’堪比大漢版那十年,劉據有這么一個高光偉正的爹,小時候肯定活在他的陰影之下。而且‘巫蠱之禍’后,自己被迫起兵自保,老子打兒子,骨肉相殘,人間悲劇,最后不堪受辱選擇自殺。現階段的自己很難說,有把握把這個角色撐起來。”
老實說,景軒對自己有很清楚的認知。最起碼,他的職業素養還是有的。你最起碼能撐起這個角色,才敢接這個角色,不像后世那些‘小鮮肉’們,接戲只看片酬,不看角色。
胡梅導演很欣賞的看了他一眼,年紀輕輕就有這個認知,很好嘛。現在這社會,就怕人沒有自知之明,貪大求全。如果他真的選擇演劉據但演技又不達標的話,自己也不會留他,無論他是什么關系!
“會騎馬嗎?”
李敢身為一名將軍,騎馬是最基本的。
“當然,別的不敢說,馬術絕對過得去。我從小,爺爺就教我騎馬,已經算是十幾年的老司機了。胡梅導演,老實說,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最中意的,是霍去病這個角色,我自認為,有把握把他演好。不過很可惜,不過能演李敢將軍也不錯,最起碼能和衛青、霍去病兩位將軍都有對手戲!”
胡梅導演不置可否,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行了,角色定下來了,但到你的戲份呢還有一段時間。你該忙什么就去忙吧,等到你戲份開始時,我會讓人給你打電話!”
“得嘞,謝謝導演!”
景軒坐車離開《漢武大帝》劇組。
其實李敢將軍戲份并不多,加起來不過一集左右的戲份。如果集中拍攝,很快,差不多五天時間就能搞定。
但劇組畢竟有劇組的運轉規律,景軒還沒大牌到可以讓‘衛青’、‘霍去病’二位配合,先把自己的戲份集中拍攝的地步,那是巨星才有的待遇!
回杭城的車上,景軒接到商隆發來的一條信息,中戲藝考,快開始了!
華國三大藝校,北電、中戲、上戲的藝考時間是錯開的,官方的說法是為了避免有‘滄海遺珠’的遺憾。
因此,絕大部分藝考生都是采取‘廣撒網,多撈魚’的模式,把北電、中戲、上戲都考一遍,這樣通過的幾率可能會更大一些。
但也僅僅大那么一丟丟,就拿17年北京電影學院的招生數據來看,北電17年共有38萬名考生報考,其中表演班報考人數為8526人,但僅僅有75個名額,錄取比例為114:1。上戲表演班有6127人報名,但僅有25人的名額,錄取率為245:1。
如果說這個時代藝考招生的錄取比例還不算太夸張,那么補招的錄取比例絕對令人咋舌。
像中戲95年表演系音樂劇班從補招報名的700位考生中就只錄取了一個。
對了,這個從700人成功殺出的考生叫孫紅鐳,當時25歲。這種殘酷的競爭,甚至已經不能用百里挑一來形容!
但藝考的小姐姐,小哥哥們還是對此甘之如飴的,樂此不疲的。
畢竟,誰都不會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在自己的認知中,自己才是這個世界上真正的‘位面之子’,別人只是nc。
北電藝考的時間是在2月22號,但當時景軒身在美國,正忙著facek談判的事,沒法趕回來,只能遺憾的錯過了。但是沒關系,還有中戲、上戲,可以選擇。
其實老實來講,圈里有句話叫‘北電出明星,中戲出演員’。這顯然是在調侃北電教出來的學生。但中戲調教演員的能力勝過北電一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