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這叫田見秀和張鼐怎能不驚。
眾順軍士卒也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心腹之士,自然深知這次任務的重要。都慌忙扔了手中的鍬鎬,拿起隨身的武器,左右的向熊元霸的方向包抄過來。
熊元霸一看這架勢,就知道大事不妙。轉身就往密林深處跑去。
可等他從這樹后面一跑出來,露出了整個身形,卻也讓田見秀大驚失色。
在這一年以來,大順軍最大的敵人就是滿清,對這滿清的甲胃又怎么可能不熟悉?雖然只是一個背影,但田見秀也認出了這人身上披的居然是一件滿清親爺的甲胄!
要說熊元霸身上這套親王甲胄,雖然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來并不怎么好看,但實際上,僅僅外層的石青色棉布上,就不知道繡了多少紋飾花鳥,耗費了多少人工物力。甚至每一顆甲釘都是黃金打造,上面細雕云龍。
這樣的滿清親王甲胃看上一次就會牢記在心,除了滿清有數的幾個親王,絕不可能有人私下仿制這樣的甲胄。
與此同時,眼看熊元霸就要鉆入林中,張鼐忍不住大喊“放箭”
而田見秀滿腦子想的卻是大清的親王怎么會孤身在這個地方出現,是不是建虜知道了大順軍南下的計劃,而前來探看。也不知道來了多少人,后面有沒有其他的建虜哨探。
所以最好要抓到活人,看看是哪位親外,如果能仔細的盤問一下才好,于是也大聲喊道“不要放箭,捉活的”
張鼐和田見秀的命令幾乎一起發出,可內容卻截然相反,士兵們聽得一愣,也不知道要聽誰的。
熊元霸趁這個空隙,又往前跑了幾步。田見秀知道間不容發,兩權相較,闖王寶藏之事更為重要,決不能泄露出去,才大喊道“放箭!”
這百十名大順士卒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武藝均是不弱,聽到田見秀的命令,也知道闖王寶藏的安危系于一刻,一個個抽弓搭箭,紛紛對準林中奔跑的熊元霸射去。
熊元霸在林中奔跑,腳下又有半尺左右的積雪,動作不便。更談不上什么閃避箭矢了,片刻功夫后背上不知道中了多少羽箭。
然而令田見秀和張鼐驚訝的是,這些羽箭明明都射中了這人的后背,卻又都被彈了開去,竟然沒有一矢可以透甲而入,留在這人的身上。
這次田見秀帶來的都是老營的精銳,武器裝備也與大順軍普通的士卒不同,就說這箭矢。用的竟是清一水的雕翎箭!
在戲文和評書中,動不動的就會來上一段雕翎箭萬箭齊發,以為這雕翎箭是什么大路貨,其實卻大大的錯了。
這雕翎箭前面是用精鋼打造三棱透甲錐形狀的箭簇,足足三寸二分。中間樺木為桿,箭桿前面包著黑桃皮,后面裹著黑樺皮,上面又用朱漆不知道髹了多少遍,光滑如鏡。
而這雕翎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面的箭羽了。不要以為一支箭矢的威力大小取決于前面的箭簇,其實真正能起到決定作用的,偏偏箭矢最后面,箭羽上所用的翎毛。
這翎毛越硬,箭矢便越是抗風,速度和威力也就越大。當然也會射得更準一些。
普通一點的箭羽都用雁翎或者鵝翎所制,甚至實在沒有翎毛可用,撿一些粗硬的鴨翎也能糊弄著用了。
而軍中精銳用的箭矢,可就得角鷹或者鷂鷹身上的翎毛了,這種猛禽在南方根本就沒有,即便在北方的山區,因為戰爭制箭的需要,也算是瀕危物種。山中獵戶偶爾獵到一只,都能賣個好價錢。
如果再高一等,那就是雕翎箭了。不敢說是千金難求的寶物,卻也不是什么常見之物。
史書中曾有這樣的記載“科派雕以充箭翎,臣鄉此鳥最少,乃至死鴟一只,費銀十兩有余。”
這意思是說當時一只死鷂鷹的價格,已經漲到了十兩銀子,要知道當時整個國家田、丁、商稅都加起來也不過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