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念頭一冒出來,顧晏都被嚇了一跳。
她瞥了眼“春風得意”的某人,暗暗藏起了這點小心思。
不知不覺中,宴會就接近了尾聲。
關榮山只待了片刻,就借口身子不適,提前離場。
沉默了多時的關夢月終于登場。
她走到廳堂中間,沖兩旁的客人微微頷首,微笑道:“眾所周知,盛夏已至,金陵周邊城池極大可能會有流民逃竄過來,不僅會破壞金陵百姓的生活,還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可預知的危險。我們既是金陵一份子,理應為百姓著想。今日設宴誠邀諸位前來,也是想借此機會集思廣益,解了這燃眉之急。”
她環顧四周,目光在那些人身上緩緩掠過,“不知在場諸位可有什么高見?”
廳堂內卻鴉雀無聲。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知道誰要來做這第一人。
一片安靜中,一名藍衣公子問道:“關小姐,就算大家各抒己見,但也只是嘴上功夫,又不能一一實施,這么做還有什么意義呢?”
顧晏點點頭,這是個明白人。
再一看那張臉,十分陌生,便想著回頭再去打聽這人的身份。
江寒舟見她盯著那人看了許久,眉頭微微皺起。
從此,他的小本本上又多了個無辜的人……
這時,關夢月又說道:“劉公子此言差矣。既是為民謀福祉的事,當然都是有意義的。除此之外,我們還會把諸位想好的點子搜集起來,快馬加鞭送至京城周洪章太傅的府上,請他評出最有意義的幾條,呈送至御案之前。”
這個,就很有吸引力了。
要知道,周洪章太傅可是倍受陛下推崇敬重的朝廷元老之一,不僅德高望重,而且門生無數,多少人考科舉求功名,就想著能拜入周太傅門下。
若是能借此機會入了周太傅的眼,簡直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一時間,不少人都躍躍欲試起來。
而劉英朗并沒有輕易相信這些話,而是謹慎地問道:“關小姐,我們寫的點子,都會送到周太傅面前,給他點評嗎?”
“劉公子這是信不過我,還是信不過巡撫府?”關夢月不答反問,眉宇間蘊藏著一抹高傲,“周太傅關心民生福祉,我等雖身輕言微,但也希望能夠貢獻一些微薄之力。”
眾人紛紛附和起她的話。
劉英朗摸了摸鼻子,沒再說話。
而此刻,顧晏坐在位子上,聽著這些話,突然露出了一抹古怪的笑容。
半夏偷偷地問她,“小姐,這周太傅是很厲害的人嗎?”
“應該是吧?”
顧晏有些心不在焉,但怎么厲害,還不是對江寒舟萬分禮遇?
這么想來,似乎大理寺卿更厲害一些。
半夏又問,“小姐,他們寫出了點子,就一定能送到周太傅面前嗎?奴婢常聽說,這世上欺世盜名之人數不勝數,萬一他們想出好點子,卻被別人據為己有,豈不虧大了?”
她可沒忘記,當初顧三小姐“冒領救命之恩”的事。
至今,都還給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而這,同樣也是顧晏懷疑的地方。
可沒等她多想,關夢月已經拍拍手,一群丫鬟魚貫而入。
前面十多人先替眾人清理出桌子,后面十多人手上則捧著筆墨紙硯,發放到每個人的桌子上。
很快,廳堂里就安靜了下來。
眾人都在提筆寫字,或擰眉沉思,或竊竊私語,對此頗為認真。
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參加科舉考試呢!
顧晏靜靜地坐著,也清楚這些人認真的初衷,只是為了能夠在周太傅面前大放光彩,倒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