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會更多,所以,暫時請了村里的兩人來給無人項目的團隊做飯。
其中一人便是九嬸。
她這一季收了玉米之后,便將所有的旱地都租給喬初染種植哈密瓜,如今喬成才和喬成樹兩兄弟也回來了,她本來就是有閑心的,不是農忙的時候家里不忙,便請她過來做些日常的工作,打掃房間洗洗菜,每個月給的工資也不低,九嬸自然愿意。
另外還有老喬家的兩個農閑一些的嬸子,也過來幫忙做飯菜,這不,連菜都不必去鎮上買了,就村里,水塘里有魚,鄉里人養著雞鴨兔鵝,想吃什么,便跟人買什么,還都是比市價高的水平。
村里人一聽說這事,恨不得英伯家的能買到自家的菜和家禽,但對英伯那里的事情也更加好奇了。
還沒等打探出更多的消息,兩天后的早上,好幾輛大貨車,還有兩臺挖掘機在晨光之中,轟轟轟地開進了清溪村,停在了河邊那一大塊長滿了野草、灌木和喬木的荒地上。
村里人聞聲前去圍觀,但只見周圍漸漸架起了藍色的鐵圍擋,有一大段都被擋住,且擋住的地方特寬,像是要全部圍起來不給進去似的,遠遠的,便只看到,喬初染跟秦慕州,似乎在跟一個包工頭模樣的人在說什么,還有英伯跟在他家里住下的年輕人也在。
大家不曉得發生了什么事兒,只從陳梅口中得知,英伯家里來的人,都是來幫喬初染種哈密瓜的,如今這又是怎么回事?
到底怎么回事,自然是無人知曉的,直到天黑了,被圍擋圍住的地方看不到了,也只曉得,這些人是要在這里建個房子,而后便只聽到機器轟鳴的聲音不停,像是鉆子一樣,一直在打鉆。
鄉間地域廣闊,施工地在河邊,距離鄉民住的地方有一段距離,機器的聲音散在廣闊的鄉間,住在家里的聽不到什么。
即便那里日夜通明,機器的聲音不斷,也并不會擾民,倒是天天日日,往村里來的大卡車開來往往,暈了水泥沙子,運了磚塊大石,還有不少村里蓋房子都不會用得上的建材。
村民們看著,像是開了眼界一般,還見喬初染跟秦慕州時常出入建筑工地。
遠遠的,在山上砍柴的時候,看下來,便看到原先雜亂的那塊地,被好幾個挖掘機給整好了,地基建了起來,就這兩三天的時間,樓層都快建了一層了。
不管怎么說,這事兒肯定跟喬家那大女兒有關,真是大本事。
而趁著這段時間,村里關于土地承包的合約已經全部簽訂完成。
總共有八十六份合約,以喬初染如今的那一畝多的大棚為中心,向三面延伸,足足有兩百多畝地,比喬初染計劃之中的三四十畝整整多出了五六倍。
時間慢慢地過去,喬初染跟秦慕州在農經社跟清溪村之間忙碌著,轉眼間,時間便到了六月下旬,喬以耀中考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