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底,哈密瓜進行采摘。
但在幾天之前,相關的新聞稿已經大量出現在網絡上。
國內不少紙媒也在報道著,盡管此時仍在做相關的準備,但桂省清溪村無人種植基地培養出來的哈密瓜即將進行采摘的消息,仍像暴雪一般帶來沖擊。
除了桂省的一些主要和相關人員,沒人知道,秦慕州在這里做的是無人化的農業試驗,前段時間,華中國際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前期也大肆放言給媒體,引起了很高的關注,但是到了秋收的時候,卻謝絕了媒體的采訪,初時說的媒體演示并為舉行,一向高調的杜司南更是直接隱匿在媒體的視線之中。
都能猜想得出來,華中國際的實驗可能失敗了,至少可以斷定,沒有成熟。
就在大家對無人農業的猜想逐漸冷靜,認為尚未到實施和成功實驗的時機時,或者我國的科技水平,尚未到底這個程度的時候,關于清溪村無人農業的新聞稿一出來,可謂舉國震驚。
再加上有喬初染這樣粉絲千萬的網紅帶來的關注度,如今,不僅業內人士,相關的技術人員、行業內的專家,也都高度關注這個事情。
正式開放采摘的時間是十一月三十號,清溪村已經進入初冬,但南方氣候暖和,此時天氣并不太冷,白天相對舒服,而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和相關人員,卻都已經匯聚朝陽縣和清溪村。
朝陽縣縣城一共有十一家酒店,如今已經全部住滿人。
網上關注度也非常多,哈密瓜尚未采摘,預售的訂單已經有三百噸,占據生產總量的將近三分之一,并且還有上升的趨勢。
而這,僅僅是個人訂單,不是與銷售商之間的訂單。
十一月三十號,從朝陽縣來清溪村的縣道上,車輛排了長長的隊伍。
五溪鎮派出了不少交警來維護交通秩序。
做了三十年交警的隊長看著長長的車隊,嘆了一聲“好家伙,我在五溪鎮做了三十年的交通工作,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陣仗,若不是前幾個月縣道修好了,這條路今天肯定走不通了。”
確實走不通了,雙向四車道,如今差不多變成了兩車道,因為有一半的路,給用于無處停放從外出來的車輛,便是從縣道岔入清溪村村道的路上,也挺了一排的車子,原本是雙向兩車道的村道,如今硬生生變成了一個車道,車子再大一點的,都進不來,若是路上碰到來往的車輛,這得沒法進也沒法出。
還好趙誠明有先見之明,早早在村口和村頭放人控制交通的情況。
清溪村的人,還是第一次遇見這陣仗,光是手機拍攝的短視頻能直接帶火這個小山村。
早上十點鐘。
喬初染的大棚外站滿了人,若不是不允許,這會兒,媒體的無人機,大概已經滿天飛了。
因為媒體的無人機可能會干擾接下來基地無人機的正常工作,所以不允許放飛,為此,基地后邊的山上,此時也站了不少人,為了尋找一個可以俯視的拍攝地點,媒體們也是使出了渾身的解數。
喬初染很忙,需要招待的,除了媒體,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專家,便是北城科學院的專家都過來了,如今正在基地里,跟秦慕州了解基地的情況和這段時間以來,系統優化的進展。
十點半,正式開放采摘,進行無人化采摘作業的演示。
大棚是半透明的,從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的情況,記者媒體的長槍短炮拍攝不停。
基本可以拍攝采摘的全部過程。
大棚里在建設的時候,一早便設置好的采摘工具,在中心系統發出的指令下,將藤蔓上的哈密瓜采摘下來,裝載車的鏡頭捕捉到這個動作之后,在系統的示意下挪動到指定的位置,接住剛剛采摘下來的水果,當裝載車裝裝滿,將由無人運輸車輛從大棚里運輸出來,送至于大棚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