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情緒隱藏在人的大腦里,等某件事情徹底擊碎人內心防線的時候,這兩種情緒便會亦如瞬間山呼海嘯的拍死在大海中逆行楊帆的我們。
我握槍的手怎么也扣不動扳機。
宛如嬰兒不應該讓我殺死,他會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死法,只不過是死法沒有出現罷了。
果不其然。
一把桃木劍不知在何時閃現在我們眼前,沒等我們看清是誰持劍要替天行等,桃木劍已高高斬落在嬰兒脖頸,將嬰兒頭顱連根斬斷。
頭顱在地面滾了不到三圈,化為烏有。
而那不足三十厘米長的身子,神乎其技再次發生變化。萎縮到將近十厘米長,失去頸椎和四肢,失去所有人類的特征,變成一只黑色沒有腦袋的爬蟲尸體。
桃木劍沒有停下,把爬蟲尸體斬成三節。
爬蟲尸體興許是死絕了,連痙攣都沒有,一動不動像夾在書籍中的昆蟲標本。
此時的我心頭一陣惡寒,不禁把腦海深處的想法呼出口外:“這……這尼瑪是斬三尸!?”
斬三尸是源自道家的一種說法。
在道教的信仰中,“三尸”代表人體內部的三種“惡欲”,其原型是三種蟲子。
有道書《夢三尸說》記載曰:“人身中有三尸蟲。”
具體包括上尸三蟲,中尸三蟲,下尸三蟲,故稱為“三尸九蟲”。
如若真相便是如此。
那么眼前這個爬蟲,應該是“上尸三蟲”。其名曰為彭候,在人頭內,令人愚癡呆笨,沒有智慧。
或許……梁道長生前沒有瘋,反而是返璞歸真的維持“斬三尸”中斬彭候的狀態,以至于瘋瘋癲癲,癡癡傻傻。再或者死后用其他方法,保留了三魂,將三魂變成三尸。天魂代表彭候,需借助外力打成垂死狀態,方才能自己出手親自斬下上尸三蟲。
剩余兩道魂魄再借助機會斬之……
沃特發……
這梁道長所謀之大難以想象,因為修道者要走上成仙之路,必須鏟除和消滅“三尸之根”。而他又不一樣,他把三魂化作三尸,就代表必然留下了七魄。
不對!他不是想成仙!他是想神!
在華夏道家學說里的神和仙不一樣。
神的概念在《太上老君開天經》中有過描述,是未有天地之先的宇宙初始狀態便是無形無象、無陰無陽的道的虛無空靈之境。
神是無壽永生,而仙是人世間修道長生者的終極目標,所以仙是有生命的。傳中中曾記載仙每四百四十三歲為一仙劫,過了接著長生,不過就是魂飛煙滅的慘淡下場。
而仙在各種傳說中分為兩種狀態,一是肉身成圣,比如二郎顯圣真君,三壇海會大神等等。二則是舍棄肉身,魂魄成仙,成了瀟灑田野間的散仙。
用玄幻一點的說法,神是先天,仙是后天。
鬼存在陽間的依據是有一魂七魄,一魂不滅則七魄不散,魂滅則七魄自動消散。
沒有人魂(生魂)的領導,把七魄單拿出來是不分陰陽的。如果保留七魄不散,那么就可以到達無形無象,無陰無陽的虛無空靈境界。
等等……對!還有彼岸花的存在。
阿南小姐姐說過彼岸花代表生,水鬼證明過彼岸花可以幫助鬼重鑄肉身!
那是不是也能幫助單獨的七魄重鑄肉身?
短時間內我腦海中蹦出這么多平時連想都不敢想的想法,霎時間冷汗浸透我的衣服。
《無助與瘋狂》的任務名稱,早就預示我要面對的不是什么普通孤魂野鬼和道行修為高超的厲鬼和猛鬼。
能成為鬼剎的鬼魂自然早就不受怨氣煞氣等等不良因素干擾智商。他們思維更加清晰,甚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和以后要去發展的目標。
對于他們來說,成鬼了并不代表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