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恩怨了。
那只能是父親回京后將要擔任的官職,是擋了皇室中誰的路!或者是父親已經(jīng)投靠了某位皇子,提前站隊了?
瑾瑜只能這么猜測了,否則說不通此事!
給個外臣,可沒有這么大的膽子敢截殺國公府的嫡子,再說一個外臣也沒有這么大的實力?。?
那可是將近二百人的殺手呢?誰敢在家里養(yǎng)二百打手?造反么?連他們自家以武立府的“武國公府”,都只能豢養(yǎng)一百以內(nèi)的護院衛(wèi)士,更何況是其他文官了。
父親糊涂??!~~~
縱觀歷史,歷朝歷代的皇室儲位之爭,那可是死傷無數(shù)最慘烈的,父親也不是個昏庸無能的腐儒文官,怎么可能不明白提前站隊的害處呢?
瑾瑜裝著懵懂無知的~瞪著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自己的父親,她想得到進一步的答案。
也好為進京后自家的定位做些準備,可不能因為家里人無知的蒙頭瞎撞,給父親和家族惹來無端的禍事。
父親沒有站隊還則罷了,如果已站隊,在這皇子奪儲的多事之秋,家人可不能拖了父親的后腿!
但,瑾瑜她注定要失望了!
在這封建禮教的氛圍內(nèi),男主外那是無可更改的規(guī)則,張府尊怎么可能把朝堂之爭說給家里人聽!
更何況她一個十四歲的閨閣小女孩。
“這也是你能夠打聽的?今天的冒失,我還沒有找你算賬呢!~~~~~~翠微、翠柳,扶你們姑娘回去。今晚的事不能向外透漏一個字,否則直接打殺了去,明白嗎?”
“是!老爺!”
倆丫頭被主君的話嚇的不輕!
主君什么時候管過內(nèi)宅的事,雖然她倆不懂自家姑娘跟主君說的是什么,但也看出來此事不??!
她倆急忙扶著自己的姑娘,連拖帶拽的,把還要詢問的某小丫頭給拉出了帳篷。
“管家,把這三人埋了吧!”
身后傳來主君的吩咐聲,更是嚇得倆丫頭加快了腳步。
唉!男權(quán)至上的社會啊!想探尋隱秘的張瑾瑜,郁悶的由著倆丫鬟拉著自己前行。
他不知道的是~回到繼妻帳篷休息的父親正跟主母低聲爭吵著
“你這個當母親的是怎么管教女兒的?”
“前有人言可畏,后有老太太護著,你說讓我這個當后母的怎么管教?你說!你說!”
一聽丈夫的責備,張王氏一下就火了,噼里啪啦的一頓訓。
她可不怕自己的丈夫,她可是明媒正娶的正妻,還是生有嫡子上了張氏族譜的三房當家主母,面對自己的丈夫,底氣足的很呢!
張大人被自己的小妻子問的啞口無言,最后在躺下休息時,不得不自找臺階的罵了一句
“這個孽障,就是欠管教!”
得!她張瑾瑜的好日子,恐怕是要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