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猜測的目光中,現場慢慢安靜下來。
然后,現場突然傳來一陣鳥叫……
似黃鸝的叫聲,清脆悅耳,再然后又出現了另外的鳥叫聲,一聲疊一聲,或婉轉悠揚、或清脆明亮、或歡快悅耳。
“哪來的鳥叫?”
“是啊……好像是布谷鳥和黃鸝鳥的叫聲……”
“咦,怎么還有小溪的溪流聲……”
……
安靜的會場上,先是各種鳥叫聲,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再然后是溪水潺潺,蟲鳴、風聲、火車汽笛聲、羊聲、遠處的呼喊聲……
這一個個不同的聲音,或單一或重疊,很快就組織成了一副春天來臨大自然優美景色畫卷。
再然后,嗡的一聲……
會場竟然發出了鋼琴聲……
老校長好奇的看了看臺上,又看了看秋蕭蕭。
“我記著臺上沒有鋼琴?。窟@……這怎么會有鋼琴聲?”
“呵呵,這是凌云用嘴巴模仿出來的,我們華夏把這種技藝叫做口技,是一門傳統技藝,要說起口技的歷史,起碼也有3000年之久了,當初古人還用文章描述過。”
“口技?就是用嘴巴發聲嗎?嘴巴能發出這么多不同的聲音?天哪,這簡直太神奇了……”
秋蕭蕭給老校長解釋了一下,其實他自己也感覺到神奇,雖然他聽過口技,也見人表演過,但能表演的如此復雜而活靈活現,說實話,人生還是頭一遭。
琴聲緩慢而柔和,平靜而悠揚,在琴聲中,所有人都覺得心靈得到了洗禮,靈魂得到了升華。
隨著最后的音符減弱,黑布被凌云拉開,所有人全都驚叫起來!
“天啊,真的是他用嘴巴模仿的鋼琴聲!”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真懷疑他在口袋放了一個播放器。”
“華夏人真的太厲害了……”
……
所有人給凌云最高的評價和贊揚,凌云模仿完最后一句,只是淡淡的鞠躬致意,然后才笑著開口道。
“剛才的口技,是送給所有外國朋友的,下面這首歌,送給所有華夏留學的朋友,歌名《華夏人》”
“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
“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
“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
“不論你來自何方,將去向何處。”
“一樣的淚,一樣的痛。”
“曾經的苦難,我們留在心中。”
“一樣的血,一樣的種?!?
“未來還有夢,我們一起開拓?!?
“手牽著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
“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華夏人!”
……
這一句句歌詞慷慨激昂,凌云用舞臺上的雙排鍵作為伴奏,唱出了秋蕭蕭內心深處最想表達的情感,他聽到最后,甚至站起來攥緊了拳頭打著節拍,同時一邊熱淚盈眶。
“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華夏人?。。 ?
最后一句唱完,秋蕭蕭感覺整個人都要沸騰了?。。?
“好!唱的好?。。 ?
他已經顧不上失態,大聲對凌云呼喊著……
畢業典禮在所有人吶喊聲中結束了,而凌云的口技和這首歌,卻成了比克斯音樂學院最有影響力的東西。
首先就是口技,在秋蕭蕭的協助下,老校長決定立刻成立口技特別課,為此還專門從華夏高薪聘請了兩位傳統藝人。
可惜的是,口技這東西在華夏本來就是比較神秘而冷門的玩意,入門簡單,但要學習精通,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這東西也沒有具體的教學方法,所以學了半年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過就在老校長即將要放棄的時候,一個叫sif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