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說完,掏出紙筆咔咔咔寫下一張支票。
“這是寰宇銀行的4000萬支票,你拿著隨時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一家銀行取錢。”
“那我……這……”
舟桑支支吾吾的不敢開口,同時他也更加好奇凌云為什么會知道他名下的財產?而且說的是分毫不差。
“沒關系,你只要同意,全場曰本粉絲都是見證,另外我也不怕你反悔,到時候我會請全世界最好的律師和您打官司。”
凌云笑著說完,舟桑得到了耳機里山木健次郎的許可,終于答應了。
兩人賭約一成,凌云直接拿起了桌上距離最近的一件樂器。
這件樂器呈黑色,下面是圓柱狀,上面是圓錐狀,整體由陶瓷制成,黑色,身上有空,腹部中空,其上還刻著一些亂七八糟的花紋。
“這件樂器叫塤,屬于閉口吹奏樂器,已經有7000多年歷史,從古至今分別流傳下來有八孔、九孔、十孔等,多為陶制,早期也有石制和骨制。音色樸拙抱素。塤在最早期是狩獵用的石頭,因為有些石頭有天然的空腔,被原始先民當武器投擲時會發出嗚嗚的聲音,所以他們加以改造,就成了最原始的塤。目前塤雖然少見,但在我國一些古裝戲里,其實偶爾也會用到這種聲音配樂。”
舟桑譏諷的點頭笑道。
“嗯,說的不錯,想不到凌云先生對塤的歷史竟然這么了解,那么……不知道您會不會演奏?”
“當然。”
凌云笑笑,隨后拿起桌上的塤。
隨后,塤獨有的聲音出現在了舞臺上。
嗚嗚咽咽,如黑暗中杜鵑啼血,塤本身的音色就天然帶著凄苦和悲涼,低音之下,配合凌云吹奏的曲子,更讓人情緒感染其中,沉醉而不自知。
一時間所有人都愣住了,連現場敲臉盆的觀眾們都停住了。
直播間……
“哇,太好聽了……”
“我還是第一次聽這種樂器,太美了。”
“這曲子也好聽,讓人聽完能忘記塵世間的喧囂,洗滌人的靈魂,我感覺整個人好像都放空了……”
“好像哪個古裝片里聽過啊……”
“這個傻嗶,估計都不知道吧,凌總以前拍的《少年修仙傳》其中的插曲就是用塤演奏出來的《葬花吟》,這不是上桿子送人頭嘛,哈哈哈!”
……
凌云一曲《葬花吟》吹完,連主持人都舒服的閉上了眼睛,等最后一個音符落下,整個會場整整沉寂了5秒,隨后,才在胖子的帶領下,所有人齊齊的敲打起搪瓷臉盆。
隨后,凌云笑著又拿起了奇怪的樂器,淡然開口。
“早在商周時期,我國古代樂器八音分類中就有用葫蘆制作的匏類樂器——笙,不過你拿的這把并不是笙,而是葫蘆笙,葫蘆笙是由中原傳入少數民族地區后衍生出來的。以葫蘆為笙斗,細端穿孔接一長管為吹口,接管長25厘米左右。笙管黃枯竹制,有四至八管不等,長9— 90、管徑1—15厘米,環列并微穿葫蘆腹部,以蠟固定。每管靠近葫蘆處開一按音孔,下端透空為底部按音孔,插入葫蘆內的管上嵌有長2厘米、寬02厘米的竹制或銅制簧片。”
放下葫蘆笙后,凌云又拿起另一個。
“這是彝族嗩吶,演奏時,管身豎持,雙手扶管,右手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無名指按正面上三孔,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按正面下四孔。口含簧哨,用循環換氣法吹奏……”
……
“這是龍頭三弦,是白族彈撥弦鳴樂器。因琴首飾以龍頭而得名,白語稱匈子加。流行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鶴慶、洱源、大理、云龍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等地。”
……
“這是傈僳三弦,是傈僳族、景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