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涯邊坐著一對少年少女,正在靜靜看著風景。
這二人,正是塵中靜跟李楠二人。
身前,涯邊峭壁險要,深不見底,身后,林茂葉繁,鳥燕成雙,天上,風輕云淡,萬里晴空。
好一副祥和宜人的景象。
“景色好美。”李楠由衷贊道。
塵中靜怡閑的回道:“是啊,好美”
李楠輕輕一拍額頭,似乎想起什么,說道:“哎呀,對了,我師傅那時候讓我傳授你“三清觀”真決,至今還沒傳你,今日正好,我便乘機跟你說了吧。”
塵中靜一想,還真是,平日自己修習“波若真經”深知修道好處,如今能正是修煉道教真決,自然再好不過。
“小師弟,今日我傳授你“三清觀”的“太極真決。你可要聽好,今后便是修道之人,要誠信如一,持之以恒,方可修習此中要訣。”李楠望著他正色道。
塵中靜凝神聽到,不住地點頭說好。他不曾想到,自己竟然也會有修習道法的一天,至今都不敢相信,用力捏了一下自己的臉,不由得“哎呀”一聲痛呼,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李楠看著他傻傻的樣子,掩口一笑,繼續道:“呆子,聽好了!道家法門講究四步功法,即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練虛合道。為道教根本。“太極真決”便是依照此根本,才可修煉,方能大成,口訣有些長,你可能要花些時間背下。”
塵中靜連忙點點頭,答應道。
“太極真決,分為三層,每一層是一個境界,每提升一個境界,便是一個質的飛升,每一層對應一個境界,首先是太極真決第一層,“靜心決”。”李楠頓了一下,繼續道。
“口訣如下:
冰寒千古,萬物尤靜,心宜氣靜,望我獨神,心神合一,氣宜相隨,相間若余,萬變不驚,無癡無嗔,無欲無求,無舍無棄,無為無我。是為“洞真境”。”
塵中靜心里拋開雜念,一心一意的聽著,邊聽邊拼命記著口訣。
“能否在五十年內突破洞真境,是一個修道這的人生轉變,有的人一輩子也無法突破,只有天資聰穎的人才有希望,突破了,便撥云見日,成為一個真正的修道者,突破不了,也只是比起普通人多活幾十年,也要默默無聞的死去。”
李楠嘆息一聲道“而大師兄,已經修道六十年,還未突破“洞真境”,若是再等六十年還不突破,只怕是要…”
塵中靜自然也明白小師姐的意思。
李楠搖頭。不去想這么多,繼續道:“第二層,“清心決”,是師傅他們才能修習的法門,必須突破“洞真境”,才能窺探清心決一二,口訣如下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風無起,波瀾不驚。幽篁獨坐,長嘯鳴琴。禪寂入定,毒龍遁形。我心無竅,天道酬勤。我義凜然,鬼魅皆驚。我情豪溢,天地歸心。我志揚邁,水起風生。天高地闊,流水行云。清新治本,直道謀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是為“洞玄境”。”
“啊,師傅那個境界才能修習第二層啊。”塵中靜驚訝道。
李楠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道:“你以為呢?直接修習最后一層,羽化升仙?”
塵中靜尷尬的笑了笑。再不敢打岔。
“就第一層,“洞真”境界你我這輩子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突破呢,更不要癡心妄想著第二層“洞玄境”了,修道一路,又講究天地人,天,是機遇,可遇不可求,地,是各種資源,沒有一塊好的地方,也是萬萬不能的,正巧,我們“三清觀”占據天底下最好的的地勢,靈氣充裕,于修道是相輔相成,乃修道之地的不二之選!”
李楠悄悄看了一眼塵中靜,眸子里不知為何暗淡了一點,隨后繼續道:“這人嘛,就是靠自己了,有的人天縱奇才,修起道來也是一日千里,不過終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