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并沒有同意所謂的新國王威爾伯三世的議和請求(在貝里王國的歷史上就有過兩任國王的名字叫做威爾伯,因此他也被稱為威爾伯三世),或者說,他不打算放過痛打落水狗的良好時機。
貝里王國現在可以用內憂外患來形容了,威爾伯三世的統治不被廣泛貴族認可,他的政令甚至只能在王都以及王都周邊的土地還有他的封地內施行,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還將加洛德的幾個弟弟秘密囚禁起來,讓貴族們找不到可以擁護登基的人選。
反對他的貴族們也顧不上繼續對抗南下的都蘭人了,他們開始收縮兵力,準備向王都進發,將推翻這個卑劣的篡位者,借著這個機會,都蘭人得以鞏固當前占領的地區,并轉而對付相鄰的特洛基亞王國。
后者的進攻也因為側翼友軍的崩潰不得不停止,他們一邊要面對西邊姆爾德領出擊的敵軍,一邊又要面對北面和東面逐漸得到增兵的都蘭軍隊,三線作戰之下簡直苦不堪言,被迫連續后撤,一直撤到開戰前的邊境線后面重新構筑防線。
特洛基亞人的統帥再次體會到被豬隊友坑的感受了,早在數年前的上一場戰爭里,就是因為貝里王國落敗才讓都蘭人能夠調集更多軍隊支援這邊的戰場,讓他們不得不選擇與敵人議和。
而這一次,貝里人潰敗的速度更是令人瞠目結舌,他們還沒打進拉德米佛公國的首府阿法米亞友軍就潰敗了,還順帶著把自己的國王一起搭了進去,他們又一次被迫退兵——如果早知道貝里人的戰斗力這么弱的話,他們還需要和都蘭王國死磕?轉而把貝里王國打下來強行吞并也比這強啊。
不管怎樣,中部戰場陷入了詭異的僵持,西部戰場也因為理查德沒有繼續下達命令而暫時得到了和平,這和平是只對都蘭人的,因為貝里人之間仍然爆發著戰爭。
在都蘭軍隊停止南下的情況下,反對威爾伯三世的貴族軍終于匯合在一起,向貝里王國的王都安帕瓦城進軍,威爾伯三世同樣集結起忠于他的軍隊在王都外與貴族軍決戰,經過一天的激戰,準備倉促的威爾伯三世落敗,狼狽地帶著潰兵逃回安帕瓦城,但是留守的駐軍拒絕開城放他入城,威爾伯只能帶著憤怒和屈辱轉而逃回自己的封地。
在擊敗忠于國王的軍隊后,貴族軍儼然以一副解放者的姿態在駐軍和市民的歡迎下開入城市,讓這座擁有數百年歷史的王都避免遭到戰火洗禮。
奪回王都的貴族們沒有去理會喪家之犬般逃回封地的威爾伯三世,他們將遭到囚禁的王子們放出來,隨后組成了一個臨時內閣,公開宣布威爾伯三世的王位不具有法律效應,并斥責他為叛國者。
在這之后,貴族們開始為選誰成為新的國王而爭吵起來,在他們眼里,被囚禁的加洛德已經默認為死人了,因此他們直接從加洛德兩個年齡較大的弟弟中挑選——兩兄弟各自擁有貴族支持,但最后,他們還是將二王子加德士推上了王位。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沒這么簡單。
6月11日,卡萊爾四世戰死后的36天,也是新王加德士繼位后的第十天,瓦蘭提亞公爵理查德公開釋放被囚禁了一兩個月的加洛德王子,聲稱他才是貝里王國最合法的王位繼承人。
隨后,理查德宣布將幫助加洛德王子奪回屬于他的頭銜,率軍浩浩蕩蕩地離開尼昂領,開始南征。
在南征之前,他將歐蘭平原一役中被俘的近兩千士兵一并釋放,歸還他們的武器和盔甲,這支軍隊名義上的指揮權也同時交到加洛德王子手中——這只是為了明面上的好看而已,理查德不會容忍一支不忠于他的軍隊被另一個不忠于他的人指揮。
此外,沒有人在意加洛德到底愿不愿意成為理查德的工具人,在接下來的南征中,他雖然是名義上的指揮官,可實際上他每時每刻都在理查德的衛兵的監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