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蔣一帆、王暮雪和柴胡早早地就來到了公司,時間為早上七點三十分。
因為明和證券正式上班時間為八點三十分,故柴胡在做完十分鐘常規記憶力訓練后,自動開啟了一小時病毒深究思維法的強迫研究模式。
今天他的研究標題是我國到底應該推行注冊制還是核準制?
柴胡的這個標題靈感,無疑是來源于昨日關于公司取消保薦代表人津貼的新聞。
一個月5000元準備津貼已經蒸發,一個月30000元保代津貼也很有可能蒸發,柴胡想想就心痛,責怪自己怎么不老個十歲……
人生在世,就算是生不逢時,就算是窮,也要搞清楚原因,不能窮得不明不白。
柴胡順著保薦代表人準入門檻降低的趨勢,一步一步往下查,市場上的言論多半傾向于此趨勢預示著注冊制的來臨。
我們已經知道,注冊制不選美女,只要是母的就行。
注冊制強調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準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
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僅對申報文件的面性、準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出形式審查,不做實質性審核和價值評判。
注冊制的基礎是強制性信息公開披露原則,將股票的優劣丟給市場判斷,遵循“買者自行小心“的理念。
柴胡不太明白,在注冊制條件下,企業上市準入門檻降低,那么資本市場不是會更亂么?
為何美國就可以推行這種如此寬松的制度呢?
換而言之,如果這種制度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實體企業,使一個國家的經濟欣欣向榮,那為何我國不在一開始就采用呢?
一步一步地深入研究之后,柴胡發現,雖然美國實行的是表面上準入門檻較低的注冊制,但這種制度背后有完善的配套體系作為支撐。
第一、美國的訴訟機制完善,法律構架健,一旦資本市場出現虛假披露行為,有一大批專業的律師團隊可以為投資者或者投資機構服務;
第二、美國有著專業的做空機制,可以有利防止市場上股價出現嚴重虛高的情況;比如美國著名的做空機構渾水(uddy ater)、以及香櫞(),這些機構一般通過分析、盡職調查等出具研究報告,為市場做空信息,從而打壓股價或股指等,并從相關利益方獲得盈利;
第三、美國事后懲罰措施十分有力且嚴格,大家也明白,在美國實行經濟犯罪,那罰得真是傾家蕩產,幾輩子都別想東山再起;
第四、美國股市大多是機構投資者,相對個人投資者更加專業,更加理性。
上述所謂“做空”就是你預期股票會跌,這是一個金融術語,與之相對的是“做多”,做多的意思是你預期股票會漲。
如果一個資本市場,只有“做多者”而沒有“做空者”,那么所有人毫無疑問都希望股票蹭蹭蹭往上漲,漲幅越大越好,但這不是一個好的兆頭,因為這無疑會造成某些公司的股票出現虛高,甚至嚴重偏離其原有真實價值的情況。
大家很難想象在中國會有類似美國渾水和香櫞這樣的專業做空機構,以打壓市場價格為生,整天發研究報告告訴大眾哪只股票價格太高了,哪個公司其實就是財務造假大家不要相信,趕緊拋,趕緊賣,趕緊跑!
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樣的做空機構就是攪局者,如果攪的是別人的股票我們自然不痛不癢,但如果有一天我們醒來時發現自己重倉的股票被攪了,那鐵定對這些機構恨之入骨。
著名的電影《大空頭》里講述了一群人,這群人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用他們自己的研究結論看空整個房地產市場。
這幫人篤定,美國的房地產泡沫一定會破裂,房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