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宋大人把自生火銃制作出來了。”
這天是七月三十日,接到報告后,郭文東迅速趕到兵工廠,來到研究室。
宋應星和宋應升皆在這里,喜上眉梢。
桌面上,放著兩把嶄新的燧發槍,還有桿子和盒子,盒子上裝著由亞麻布包著的彈丸。
宋應星道“大人,我已經試過,兩把自生火銃皆符合您的要求,您試試看。”
郭文東拿起一把燧發槍,饒有興致地檢查著。從現代角度來說,這種老古董槍械十分落后,對于本時空來說,卻是最先進的火器。
郭文東再拿起桿子和盒子,走出研究室,來到空地上。
這是專門建造的空地,用于試射槍械,檢查其性能。
宋應星講解著燧發槍的具體使用方法。
郭文東撕開包裹彈丸的亞麻布,將彈丸放入槍口,再用桿子把彈丸捅入槍管底部。
在前世的時候,郭文東連真槍都沒有摸過,搗鼓起這種槍支,有種新奇感,首次操作燧發槍,動作很慢。
將彈丸壓實后,郭文東把桿子抽出,槍口對著遠處的靶子,做好射擊準備。
靶子是按照現代射擊練習的標準,用油漆畫成幾個圈,最中心為紅心。射擊成績認定標準,也是采取現代的標準,分為六個環,打中紅心為十環。
扳機扣動,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擊燃火藥。
“趴”的一聲,彈丸從槍口射出,打中靶子。
成績居然只有六環。
在現代,槍支射擊后坐力很大,燧發槍雖然使用麻煩,后坐力卻不大。
郭文東又再連續開了開槍,手法逐漸熟練起來,一共打了三十多槍才停下,成績最好一次為八環。
宋應星、宋應升一直伴隨在側。
宋應星道“大人,我已具體檢查過,基本符合標準了。”
郭文東道“迅速批量生產,我要盡快裝備神機營。現有多少工匠?”
“批量生產”一詞,在宋應星工作之初就已提出,在郭文東屬下的圈子里,已正常使用。
還有許多現代詞匯,在郭文東下面的人員中,已推廣使用開來。
宋應星帶著郭文東,來到制作燧發槍的車間,這里有十名工人,有完備生產工具。
車間面積大,人員和工具都不多,顯得很空蕩蕩的。
工匠們的目光,都移向郭文東,雖然不認識這個人,卻看出來是個大官。
宋應星道“大人,我曾悉心指導這十個工匠制作之法,由他們指導其他工匠即可,只要把人手調派過來,每道工序由一批工匠負責,流水線作業,很快便可批量生產。”
宋應升對工匠們道“這是游擊將軍郭大人。”
工匠們皆興奮起來,全部站起來。
“大人,何時才能大量制作自生火銃?”
“大人,我想多做點,多掙點銀子給家人!”
有兩個人詢問起來。
兵工廠負責生產的工匠,大部分是按件計工資,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工作效率越高,工錢就越多。
這種在現代行之有效的薪酬計算方式,可以適當運用到這個時代。
郭文東說道“明天便可大量制作,你們要努力干活,多勞多得。”
工匠們歡呼起來,他們不怕辛苦,只怕沒事干,最怕沒養家糊口的收入。
兵工廠有專門的食堂和住宿區,生活起居都在里面。
作為保密性的需要,這些工匠平常是不允許出去的,每個月發的月俸,可以由專門的人轉交給家人。
在這里吃過午飯后,郭文東回家。
剛到大門口,手下報告,首輔大人剛才派人前來找少爺,讓少爺到首輔大人府中商議要事。
郭文東未進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