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大早,秦可可就去買了早飯,一共五份,每個舍友都有,經典的豆漿油條早餐。其他人還沒起,李琴和可可聶聲聶腳的帶著行李箱就出門了。她們熟悉的走去站臺,上車,補覺,下車,平房村。沒有多余的話,直奔可可的出租屋。院子里的男人好多都出去上班了,剩下的婦女跟可可打著招呼,她們也喜歡新鮮的人,或許能多出一些飯后的話語素材。
放下箱子,倆人就出門了,她們今天要采購的東西有很多。來到前一天就考察過的百貨超市直接選購。被子、褥子、枕頭、床單被罩,掃把、簸箕、臉盆、暖壺衣架,窗簾尿桶,洗衣粉、插線板、大涼席、熱得快,還有一面小圓鏡…,老板娘熱情的送給她們一個大的編織袋,幫著她們把所有物品都嫻熟的裝了進去。“剛來這里的吧?一共是328塊,收你們320就行了,以后常來姐這光顧哈”老板娘算賬很快。東西不貴,質量也都沒啥可講究的,可可和李琴跟老板娘道別,一前一后的抬著編織袋走回出租屋。走在后面的可可,走走笑笑。
“你笑啥?”李琴問。
“我就是看著編織袋想笑,以前經常看到民工扛著袋子出門打工,那個時候還覺得人家土,來回折騰那點被褥,現在看到自己也抬著編織袋,就覺得自己過去的想法多幼稚,你看,我現在就和我誤解的民工一樣,拿一樣的行李一樣的土,走向陌生的掘金之旅,搞不搞笑,以后叫我秦民工”秦可可說完還不忘哈哈哈的笑
“你是秦民工,我是李民工,不當大老板的可不都是民工嘛,哈哈,回頭咱們努努力,當不了老板也得當個包工頭”李琴也笑了起來
倆人有說有笑回到屋里,緊張的忙碌起來,沒多大會功夫,窗明幾凈,涼席也平整的鋪到床上。去院子里接一盆干凈的涼水,倆人洗去臉上的汗水,準備去補充能量。午餐依舊是麻辣燙,只是比昨晚吃的更多些。接下來就是分別了,也沒有不舍,也沒有太多情感,只是沉默并行走到車站,一個上車,一個站著,一個在車上用手比劃著打電話的樣子,一個在車下微笑著點頭揮手。車走了,可可盯著車后方紅色的顯示屏,“750”,直到被后車擋住看不到才離開。
回到出租屋的可可,先是給媽媽打了個電話,告訴她一切都安頓好了,上班坐公交很方便。然后又說了很多李琴來幫助她的話,媽媽也說讓可可多跟李琴聯系,彼此有個照應,然后有困難跟家里說,不行就回家之類的。掛了電話,可可躺在剛鋪好的床上,眼睛盯著天花板上的燈,沒有眨動。她想媽媽了,她想她校園的同學了,之前的歡鬧似乎就是昨天發生的事,可眼前卻只有燈,貼在天花板上的孤獨的燈。
不知該如何安放自己的可可,在翻看了手機里存儲的之前的那些信息之后,選擇走出去。她去把院子周邊的環境和道路又記了一遍,給她印象最深的是距離院子20米遠的公共衛生間。外表比她住的地方更漂亮,小別墅一般,里面燈光很亮,而且很干凈,自動泡沫沖刷科技感十足。然后是緊鄰著衛生間的兩顆大柳樹,很粗壯很茂盛,也許它們才是這里的主人,守望著這一村子的熙熙攘攘進進出出。
晚餐沒吃,因為不知道吃什么,所以不覺得餓。院子里的人陸續回來了,也熱鬧了起來,各家都開著門,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可可聽不太明白的幾種方言,可可感興趣的是雖然方言不同,但他們似乎都聽得懂對方。除了微笑沒有什么言語的可可獨自穿過過道回到自己的房子里,對門的租戶應該就在屋里,但是關著門拉著簾子,也沒有太大聲響。打開燈坐在床上,跟李琴用短信聊幾句被鼓勵的話就放松了很多。然后洗漱,然后看書,她一直裝在行李箱里的三本書,《活著》、《邊城》、《畢淑敏散文精選》,打開散文精選,在床上或趴或躺或坐,無聲的看著。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只記得在迷糊之前把手機鬧鐘定到了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