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皇孫殿下被封親王有些不妥這沒有這樣的先例,微臣認為可以先給皇孫殿下正名,先封一個郡公這樣!”
李昭德先是出來說了一下自己的意見。
李昭德出身隴西李氏丹陽房,為人精明干練。舉明經入仕,歷任御史中丞,坐事貶為陵水縣尉。入為夏官侍郎,負責興建神都洛陽。武周建立后,授鳳閣侍郎、同平章事,成為宰相。
打擊酷吏政治,抑制武氏諸王,力保李唐皇室(李顯和李旦)的皇位繼承權。
李昭德說的話,都是正統之語,對于李安的圣寵,李昭德可不慣著,因為對于李昭德來說,李安這個人不算是李唐皇室人,一個不是李唐皇室的人,卻爬上親王的位置。
其實和他厭惡武承嗣和武三思成為親王是一樣的。
武則天微微皺了皺眉,因為武則天知道李昭德的為人,所以武則天看向狄仁杰問道“狄卿,你是怎么想的?”
狄仁杰可以算是李安的堅定支持者,所以武則天將希望放在狄仁杰的身上。
果然,狄仁杰跪在一邊道“陛下李安殿下為親王,臣也認為不能,但是李安殿下曾為大唐獻上兩種提升國運之法。
一是酒精,二是縫合法。
所以微臣認為,李安殿下可以憑功立為郡王!”
一個郡王,讓武則天的嘴角微微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因為武則天心中想得也是郡王或者嗣王,武則天一開始說親王,就知道大臣們不會同意,所以武則天這是漫天要價,讓大臣們就地還錢。
狄仁杰還是深知武則天心思的,所以一句憑功立為郡王,讓武則天很是開心。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李昭德又站了出來“狄相酒精和縫合法確實是利國之法,但是你上表的時候,可并沒有說是李安殿下所創。
現在突然又說是李安殿下所創,你有證據,證明自己的言語嗎?
這里可是明堂不能有一點妄語呀。”
李昭德再次出來反對,并暗示狄仁杰不要沒有底線說假話這位李昭德是堅定的李唐擁護者,前段時間,李昭德負責營建神都洛陽,籌劃創建文昌臺以及定鼎、上東諸門。
當時,武承嗣擔任文昌左相。李昭德進諫道“武承嗣已然封王,不宜再任宰相。自古帝王,父子之間,猶相篡奪權力,何況姑侄?”
是年七月,武則天將武承嗣罷為太子少保(虛銜),并任命李昭德為宰相,拜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
這個家伙連武承嗣都擺了一道,可想而知他對李唐皇室的忠誠,還有他在武則天心中的地位,應該不會比狄仁杰差多少。
武承嗣不忿經常在武則天面前詆毀李昭德。
武則天卻道“自從我任用李昭德為宰相,常能睡得安穩。他能為我分憂,不是你所能比的。
說真的,武承嗣差點沒被氣死。
所以對于李昭德的反對,武則天是要皺眉的,不過,狄仁杰卻笑呵呵的道“李相因為當時殿下的身份還是保密的,所以微臣不能明表,可是微臣卻做了暗表。”
“暗表?”武則天有些詫異的看向狄仁杰。
此時狄仁杰則是笑道“上官舍人,能否找出當時微臣的上表,如果可以找到的話,請陛下看一看每一行第一個詞,第二個字,第三個字斜著將這些字連起來讀一下。”
很快,上官婉兒就將當時狄仁杰的上表給找到了,按照狄仁杰的提示,武則天將這份上表中的每一行的第一個詞,第二個字,第三個字斜著連起來一讀。
“獻物者李安!”武則天哈哈一笑。
狄仁杰也是躬身的看著李昭德道“李相,這算證據吧!”
“你這。”李昭德一時無語,不過,很快李昭德還是躬身道“陛下,此事事關重大,老臣認為還是三思!”
就在此時外面傳出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