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包的炸藥包制作好了,每一包的重量為五十斤,要是想要將這五十斤的炸藥包給扔出去,這人力可是不行的。
所以李安特意為這些炸藥包制作了歐洲弩炮。
何為歐洲弩炮,其實這歐洲弩炮是希臘人狄俄尼索斯采用力學研究發明的,即利用兩束張緊的馬鬃、皮繩或動物肌腱產生的扭力作為動力的投射裝置,驅動弩臂帶動弓弦拋射彈丸、箭矢或長矛等物。
希臘人設計的弩炮帶有堅固的支架,主梁置于支架之上,其前端兩側裝有兩具扭力彈簧組,每個彈簧組帶動一只弩臂,弩臂末端連接弓弦,弓弦正中是容納投射物的編制網袋。
弩炮具有強大的威力,性能良好的弩炮能夠將1塔侖特(古希臘重量單位,約合26千克)重的石彈拋出300碼(1碼09144米)開外。
李安是加班加點制作了一百架這樣的歐洲弩炮,只是當這些歐洲弩炮被運到了城頭之后,李多祚等人根本就不知道這些弩炮有什么用?
因為要是使用拋石機的話,他們的靈州城頭是有拋石機的,這個所謂的弩炮就是多此一舉。
只是畢竟李安是天策上將軍,李多祚最后還是同意了。
這是第二次李安站在城頭看著下面敵軍的模樣,有差別的是,上一次是在范陽,而這一次是在靈州。
“殿下要不您還是先下去吧等一下如果對方攻城,在這城頭之上,危險還是有的。”李多祚稍微勸道。
李安頷首,跟著也沒有多說什么,直接就下城頭了,因為有李多祚在這里,所以李安沒有什么好擔心的,李多祚乃是當世名將,李安很放心。
當然了,下了城頭,李安并沒有直接的去自己的府邸休息,而是去了靈州的醫館,這個醫館等一下就要成為救治傷員的存在。
上一次范陽之戰,因為李安對古代戰爭的不了解,所以走了很多不必要的戰士。
李安沒有搞清楚,其實在古代,一般中箭的人就基本上活不成了,如果你有刀傷或許還有機會活下去,但是箭傷的話,真的死亡幾率太高了。
即使李安的捷家軍裝備了一些酒精,但是依舊用處不大。
古代人中箭死亡率非常的高,他們治療中箭之人一般都是用外敷內服的方式,但是由于科技水平醫療水平比較低,所以救活的人比較少。
古人中箭死亡率這么高的原因,就是由于弓箭的構造相當的特殊。
在古代有很多種弓箭,比如說兩翼箭,三叉箭,鳳羽箭等等,在這些工件當中最厲害的就是三叉箭,它的構造是兩個尖勾,如果要想把它拔出來的話,肯定會再次傷到傷口旁邊的骨頭和神經,造成二次傷害,所以在古代被弓箭射中之后救活的幾率是相當小的。
更可怕的是,箭頭上如果有臟東西,比如鐵銹、泥土,甚至糞便、毒藥(某些部隊和土著的暗黑技能),破傷風在所難免,并發癥死亡,一點也不奇怪。因此很多古代名將在中箭后無法痊愈,最終“箭瘡崩裂而亡”,如養由基、老黃忠、太史慈等等。
關二爺的刮骨療傷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其實是真實存在的,“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
后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
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按照今天的說法關羽這種中箭后遺癥,應是“外傷性骨髓炎”,中醫稱“附骨疽”,又叫“鐵骨瘤”,
其主要原理是外傷所引起的骨骼感染,時間長了的確會在原創面附近生出一些“死骨”。關羽“刮骨療毒”的手術并非書中描述的那么“恐怖”,不過是一般性手術,只需把生成的“死骨”取出即可。
至于是不是“華佗”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