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晉封為宰相之后,就開始為李旦的未來謀劃。
首先李安第一個做的就是和以前唐太宗還有武則天做的事情一樣,就是打擊世家門閥,很多人都認為武則天是打倒門閥的關鍵人物。
甚至說武則天完成了李世民未曾完成的任務,徹底打打倒了世家門閥。
但是,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世家門閥在武則天時代只是被削弱而已,根本沒有被打倒,真正讓世家門閥走向毀滅的,是唐末的黃巢大起義。
先說,為什么武則天沒有徹底打倒門閥制度,而只是削弱。
事實上,武則天本身就是出身于關隴的世家子弟,雖然其父親武士彟出身貧寒,只是因為舉家支持李淵造反才驟然躍居高位。
但是武則天的母親可是關隴集團的弘農楊氏女,當初建立隋朝的楊堅便是弘農楊氏出身,而
武則天的母親便是前隋觀王的子女后代。
雖然隋朝亡了,但是作為關隴貴族的一員,弘農楊氏作為關隴貴族的一員,依然擁有不少的勢力,當年李世民的后宮中便有出身弘農楊氏的貴妃。
而武則天能進得了李世民的后宮,則離不開其母親家勢力的幫助。另外,作為擁有隋朝血脈之人,當初武則天的上位,從楊家借力頗多。
后來武則天為了掌權擴充自己的勢力,大力扶持寒門,增設殿試完善科舉制度,確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反對她的世家門閥勢力。
武則天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他對這些門閥世家采取的是又打又拉的政策,畢竟當時科舉官員的勢力并不是太強大,朝中高官大部分還是門閥世家子弟。
哪怕是是那些考中科舉的士人,門閥世家出身的士人也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所以,武則天根本就無法徹底打倒門閥世家,因為其治理國家還是離不開這些人。
所以,武則天所做的工作更多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改良,而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主導者的出身和階層,很難對固有的利益格局進行大變革,只能是相對的改良。
所以,雖然武則天的一些舉措,削弱了門閥世族的力量。
可是很快,這些世族門閥又憑借自己的家學淵源,通過科舉在中晚唐再次興盛起來。
甚至爆發了牛李黨爭這種世家子弟和寒族子弟的大斗爭,足見世家勢力的崛起。所以門閥勢力被武則天徹底打倒的說法不成立。
李安現在要做的就是擴大武則天的戰果,再次將門閥世族的力量給削弱,而如何削弱門閥世族的力量自然是通過科舉制度提拔寒門。
可是現在的問題是,寒門很難提拔,因為門閥世族掌握了大量的書籍,如果通過科舉的話,那么掌握大量書籍的門閥,那是更加有利的。
所以李安要造書。
造書的話需要紙張有了紙張之后,就是印刷!
紙張的話,李安找到了一種竹紙的制造方法,這種竹紙是用嫩竹做原料制成的紙。質地良好,具有纖維細長,光滑柔韌,拉力強,摩擦不起毛茸,張片均勻,色澤潔白,瑩潤如玉,衛生無毒,清晰透度,書寫易干,墨跡不褪,經久不被蛀蝕等特色。是絕佳的書法用紙,族譜,寺廟抄經用紙。
更重要的是原材料在大周那是比比皆是。
特別是在福建寧化、長汀那里有著非常豐富的竹林資源,竹麻肉厚,柔韌,滑澤而且山高林密,有充沛的山泉水源,清澈潔凈的山泉,是造紙的理想用水,自然優勢和精湛的造紙良工決定了竹紙的生產。
李安親自來到這里指導竹紙的加工過程,在這里待了足足的三個月,而這三個月,洛陽之中風云變幻,其中李旦對太平公主十分的依賴,常與她一同商議朝廷大政,甚至到了“每入奏事,坐語移時;或時不朝謁,則宰相就第咨之”的地步。
每有宰相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