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曼
忽曼·格瓦拉年近五十,最近他老做一個夢,夢見他之前從未蒙面的母親,在給他做故鄉(xiāng)的傳統(tǒng)美食希希格。因為這個夢,他忽然想吃希希格了,他將這件事告訴了妻子愛子。
忽曼是澳籍菲律賓阿埃塔人。阿埃塔是一個極小又極其落后的部落群體。忽曼父母所在的那個部落分支,只有三十個人,主要靠游牧和刀耕火種獲取生存資源。忽曼是家里的第八個,也是最小的孩子,在他兩歲時,他被親生父母遺棄,后又僥幸被兩位年邁的富商夫婦收養(yǎng)。就這樣,忽曼陰差陽錯的擺脫了貧窮的生活環(huán)境。他上高中時,他的養(yǎng)父母先后病逝。在富商夫婦收養(yǎng)的四個孩子中,忽曼是年齡最小的。他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聯(lián)合起來,又串通法官,剝奪了他的財產(chǎn)繼承權(quán)。還好,他的養(yǎng)父母提前做了準備,這才讓他得以念完高中并留學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
忽曼養(yǎng)父母臨終前,他們將忽曼的身世告訴了他。在他前往澳大利亞前夕,他去尋找了自己出生的部落。但很快他就被人告知,在一次部落沖突中,他的父母和哥哥們都被人殺死了,他的三個姐姐被敵對的部落搶走,后來又先后病逝。心灰意冷的他,毅然踏上了前往澳大利亞的輪船……
這份經(jīng)歷,他不止一次講述給自己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們聽,但他從來都沒有要再回去故鄉(xiāng)的想法。
在堪培拉大學求學的七年中,忽曼每年都拿到了學校的獎學金。在他研一那年,認識了同樣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大二女生愛子。愛子是日本京都人。沒過多久,從來都沒有追過女生的忽曼,對愛子展開了瘋狂的追求。雖然忽曼和大多數(shù)阿埃塔人一樣,皮膚黝黑,只有一米五的小個子。但不久后,愛子就被忽曼的真誠和才華所打動,他們走到了一起。
愛子畢業(yè)前夕,忽曼隨她前往京都,去見父母。雖然忽曼個子小,皮膚黑,但他用自己不凡的談吐和淵博的學識征服了愛子的父母,并獲得了他們真誠的祝福。他們畢業(yè)后,順利在京都舉行了婚禮,隨后他們夫婦在日本旅行了三個月,度過了三個月的蜜月。
半年后,他們夫婦回到了堪培拉,開了一家屬于他們自己的公司,還得到了愛子父母的一筆投資。經(jīng)過一番努力,公司漸漸有了起色,他們的三個孩子也先后出生。
轉(zhuǎn)眼之間二十多年過去,忽曼每年都會帶著全家人去京都看望愛子的父母。他們一家人生活富足穩(wěn)定,健康又幸福。
如果不是最近的夢,忽曼以為自己會就這樣度過這一生。故鄉(xiāng)的希希格他從來都沒有吃過,只有在一些文獻里和近年來的視頻里,他才能看到這種代表著“家”的傳統(tǒng)食物。
北方的中國,那里的人們一直都有著落葉歸根的傳統(tǒng),而這個時候,他終于知道,那種歸鄉(xiāng)心切的煎熬。他曾攜家眷去過中國臺灣,在那里曾經(jīng)見到過一首詩,名為《鄉(xiāng)愁》,是一個名為余光中的詩人的所作;而今天,他終于明白那首詩所蘊含的感情。
他高中畢業(yè)那年,原本他打算去找他的親生父母,不求相認,只要能見一面就好了,但人生怎么可能處處圓滿。他后來一直遺憾,居然連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照片都沒能得到一張,他這輩子注定都不可能再知道他們長什么樣。
忽然間,他又想吃希希格了,雖然這玩意兒看起來不是什么好東西,但卻愈發(fā)讓人著迷。可無論在堪培拉的任何一處地方,他都未曾發(fā)現(xiàn)卡里邦邦樹。
當他把回鄉(xiāng)的意愿告訴妻子愛子時,獲得了愛子的理解和支持。他們最小的女兒都已經(jīng)在上高中,他們的公司也有專門的人在打理,他們有時間也有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一個月后,忽曼攜妻子回到了菲律賓,回到了故鄉(xiāng)巴拉望。在巴拉望,愛子給這里的阿埃塔部落的孩子們帶去了上萬美元的禮物。忽曼夫婦因此受到了阿埃塔人的禮遇。他們也如愿以償?shù)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