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從大二起,我不再伸手問父母要錢,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驚喜,不可思議。
他們覺得我是成功的,對于我打工得來的錢關注度,超過我本身。他們從沒有考慮過,我為什么要去打工,他們也不會知道,這個世間,最偉大的使命,就是做好本職工作。
我說我不要他們的錢,我兼職已經賺到了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但話到他們耳朵里,被簡單粗暴地等同于我賺到了很多很多的錢,簡而言之,我的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出于這種基調,我的父母輕微試探以后,便開始輪番在我面前表演。我不懂得拒絕,也想不到他們會對我道德綁架,我在大二上學期就稀里糊涂地給他們每人買了兩套衣服,家里水電費由我承包,他們的話費也讓我負責。
這么說吧,買這四套衣服花的錢,比我高中三年的學費加起來還多。我只是在校外普通的兼職,我一個學期加一個暑假才掙到這點錢,我自己一年沒買衣服了,平時省吃儉用,甚至可以說是摳搜。
他們也不是直接開口要,而是不厭其煩地告訴我那件衣服款式好,他(她)上去一定很合身,他(她)聽到某家還在上學的子女給他爸媽買了衣服,他們很是羨慕,羨慕人家兒女懂事有孝心,等等。
那時候我自然聽不得這些話,咬咬牙也就買了,畢竟他們是我父母,他們也不容易。于是我先后一人給他們買了兩套,我覺得我要成為他們的驕傲。然后衣服我買了,我窮困潦倒,很多時候電話費都交不上,這時候話又從他們嘴里出來,一切變成我自愿的,說沒人逼我這些,他們又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
但如果我不這么做,估計他們跟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了,得了便宜,還要倒打一耙。那個寒假,我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才稍微有點眉目。然后快過春節時,我拒絕了給我母親買首飾(她要的首飾要我打兩個月的寒假工才能買),也拒絕給我爸轉三千塊錢的要求。
當時鬧得稍微不愉快,最后我母親來轉彎,讓我回家過年,我想想可能是自己的語氣和態度也不好,所以也就借坡下驢,說回來過年,并約定提前一天回來吃晚飯。
在那個春節的前一天傍晚,我才帶著一堆年貨匆匆忙忙趕到家里,饑腸轆轆的。原本打算回家安安靜靜、舒舒服服地休息幾天,畢竟過完年又得去上班,畢竟從那個時候開始,無論生活中,還是心里都已經沒有了依靠。
但當我回到家里時,我舅舅家的三個孩子(最大十二歲,最小五歲)全在我家,快過年了不回家反而來我家,這是要干嘛?
等我放下東西,從我房間出來,我媽已經已經換了一身“新衣服”,怎么說呢?款式老土也就算了,她全身上下至少有七八個破洞,那個動作和神態,比路邊碰瓷的大媽演技還要高十倍。
我爸在連坐帶躺地灘在沙發上,嘴里不聽地在呻吟“哎喲!我的老天!哎喲……”
旁邊的小孩子,則剛好恰如其分地問道“姑姑,我表哥回來了,你沒錢買衣服,他有錢???你把錢都給他讀書了,他有錢卻不管你……姑姑,我以后長大了,給你買吃的穿的……”
“囡囡真懂事,你爸媽真有福氣……”
“姑父,你還好吧?我給你接水去?!?
“哎喲!疼死我咯!哎喲!白養那么大一個爹,尿一把屎一把拉扯大,白白辛苦一輩子,心都涼完了……去吧,給姑父接杯熱水?!?
全程除了小孩子用鄙視的眼光看了我幾眼,我爸媽完全將我當空氣,不曾看我一眼。
我看到聽到這些,心里那滋味,真的苦澀,一點也說不出來。就是因為一個要我一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加起來這么多的首飾。和一個赤裸裸的要三千塊我沒給么?可我真沒那么多錢??!
我要學駕照,考需要的證,我也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