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景行此時演唱的這首《那些花兒》,理所當然還是出自另一個時空的神曲。
這首歌,也是樸師傅為自己主演的電影《那時花開》所做的一首主題曲。——毫無疑問,他再一次詮釋了什么叫“爛片出神曲”。
《那些花兒》被收入樸師傅的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中,這張專輯中還有另一首神曲,——《白樺林》。
而當他的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一出,立即就拿獎拿到了手軟,比如什么內地最佳男歌手、內地最佳唱作人、內地最佳編曲、內地最佳制作人什么的。
樸師傅當時的商業價值,在內地歌手中,絕對可以排進前三。
在音樂上,非說樸師傅撐起了自搖滾樂逐漸沒落之后的,當時的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似乎也并不為過。
另外半壁,也就是許巍了。
但樸師傅的才華也如同尿崩,發了兩張專輯之后就沉寂了下來,過了十多年,才終于發了他的第三張專輯。
在他出道的二十多年里,樸師傅也就有三張專輯和兩首單曲而已。
除了以上三首神曲,收錄在他的第三張專輯中的《平凡之路》也算是一首神曲。
由此可見,樸師傅對品質的追求還是極苛刻的。
樸師傅出品,必屬精品!
但從歌迷的角度看,出道二十多年才發了三四十首歌,是不是太懶了呢?
歌迷們也太苛刻了!
一位歌手,但凡一輩子能唱出一首神曲,那就已經算是一個成功的歌手了!
樸師傅都已經有了好幾首呢!
不過,樸師傅對此倒并不諱言,“我也想多寫點歌啊,可老天爺收走了曾經賦予我的所有才華和熱情!”
老文青了!
實際上,文青們基本都有這樣的特征,比如說,偏執、自我、懶惰、敏感、耿直、特立獨行、有點才華、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等等等等。
額,當時的文青還有一個最大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家庭普遍都比較優渥。
樸師傅在南京出生,在京城長大,他的父母都是圓明園的知名教授,教空間物理的那種高知。
與矮大緊一樣,他也是全家學歷最低的,也是在上了大學之后沒兩年就退學了。
樸師傅其實是有一丁點的抑郁癥的,其病源就在于小升初時差半分沒考入圓明園附中,家里找了很多關系,但還是失敗了,初中時做了半年班長就又被撤職了,從此,他就開始渾渾噩噩、打架、逃學。
由此也可看出,懷疑矮大緊是靠關系才混入五道口的人都可以歇歇了,除非,后者家的關系真的很硬。
不管怎么說,家庭出身差不多、年紀差不多的矮大緊和樸師傅,幾乎在差不多的時間都選擇了退學,就此走入了音樂圈。
兩人就住隔壁,混的又是同一個圈子,他們多半是聽過對方名字的吧?
但與矮大緊混得風生水起不一樣,樸師傅一直就落魄。
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退學后的樸師傅又沒別的撈錢技能,也就只能寫寫水歌賣給那些傻批們,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
不久之后,撲師傅靠著賣歌也算是在圈中混出了名氣,于是就有人將他推薦給了矮大緊。
樸師傅當然聽過這位鄰居的名字,但他心里是瞧不起這幫寫校園民謠的,覺得他們做的東西也就那樣了。
但為了錢嘛,見見他也不寒磣。
樸師傅有一丁點抑郁癥的嘛,一直就很怕見生人,于是就讓女朋友去跟矮大緊接頭,后者當時就驚呆了,“你怎么變成女的了?”
姑娘當時也沒多廢話,只是將將矮大緊直接就拉入了小樹林。
進了小樹林,矮大緊也就看到了,一位看起來點虛胖、腦門上正留著曹尼瑪發型的頹廢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