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八百多電影人的情緒,又再次被攀上了一個高潮。
當他們目送著這些可愛的老人離場,并重新坐好之后,第三十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頒獎典禮,便正式進入了正題。
在主持人王罡和徐素麗的深情呼喚下,幾位老藝術家在年輕人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上了舞臺,開始從基本上沒有競爭對手的獎項開始頒了起來。
獲得最佳科教片獎的是《病毒無所遁形》,獲得最佳兒童片獎的是《三只小松鼠》、獲得最佳特技美術獎的是《心緣》,獲得最佳服化道具獎的是《龍城》。
至此,本屆電影節最令人關注的兩部電影之一的《龍城》,拿到了第一個小獎。
以上這些獎項基本都毫無懸念,甚至都不需要投票,畢竟本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各種提名,從十多天前就已經公布了。
即便如此,能拿獎還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要知道,雖說在這次頒獎晚會上沒有競爭對手的出現,但在被提名之前肯定還是有競爭的。
只不過,對手與自己的差距實在太差,在提名人的投票環節就已經出局了,甚至都沒必要,拿到這次頒獎典禮中公布,哪些電影都報名了這些獎項。
而且,國內每年出產的電影何止千百部?
能在提名環節就已脫穎而出,本身就說明了這些電影的優秀,至少是某一方面拉開了以巨大的差距拉開對手的那種優秀。
百花獎的證書,可是無數電影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履歷之一呢!
有些人可能會陪跑幾十年,到了七八十歲才能拿到百花獎的證書,更多的人,可能一輩子都與百花無緣。
百花獎,特別是早期的百花獎的票選是非常嚴格的,甚至連續好幾年的獲獎人數都是個位數,有時候,寧愿空著都不頒給那些沒達到大眾要求的電影人。
也因此,百花獎的獲得者是經常撐不起一臺頒獎晚會的,而這也是百花獎最終與金雞獎合并的原因。
毫無疑問,百花獎已經成了無數電影人的執念了。
這也是,為什么會出現趙別鶴和黃教主這種,想著用金錢換取百花獎證書的人的真正原因吧?
當在場的導演或相關人員聽到王罡念出自己的影片或名字時,無不興奮得像一個個一百八十斤的孩子,他們先是起身與身邊的朋友擁抱一番,這才在眾人的掌聲中屁顛屁顛地走向舞臺。
獲得最佳兒童片獎的《三只小松鼠》的導演張遼源,在接過獎杯和證書的一剎那,激動得甚至是半天都說不出一句話來了。
拿到獎之后,這些人說得最多的也就是“謝謝”了。
金雞獎和百花獎,不但是對華夏電影的一個總結,也是電影人對高層和普通觀眾的一次感恩。
都是衣食父母,能不一起感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