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絕!”
“以書法的行書行云流水,描寫心細的古代女子在月下推門出來腳步輕移的姿態,再描寫女子的絕世美貌無人能模仿、比擬,最后暗喻王羲之的年代東晉正是王室南遷落魄之際,徒留佳人在北方……”
“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懸筆一絕,那岸邊浪千疊。”
“雖說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一首詩,但當手中懸筆欲落款之際,心中激蕩的思緒卻也不免如岸邊千疊的浪,而愛情何解?怎麼落筆都不對。若不是真的談過一回戀愛,恐一生也無法臨摹出如蘭亭序般千變萬化的情!”
“掬一把月,手攬回憶怎么睡?”
“池哥繼《發如雪》之后,再次打撈起月色……”
“……”
“《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本來表達的是‘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文中寫了蘭亭集會的盛況以突出生之‘樂’,寫靜者躁者的異同以突出死之‘痛’,以‘死生亦大矣’的觀點來警醒‘后之覽者’……”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原來在此!”
“……”
除陳樹林這位業內大佬之外,因“缺席春晚”的話題而沖上了熱搜的王靖雯,在第二天的春晚重播之后,竟也為《蘭亭序》特意發布了一篇樂評。
“相比《龍拳》的豪邁和《吃醋》的癡情,我獨愛《蘭亭序》的堅韌。”
“樂評人煞費苦心地鉆研詞句出處,分析意境的絕、壓韻的妙、雕琢著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認為這首歌講述的是分離的懷傷。實際上,這首歌中暗藏玄機,唱的并不是相愛,是愛而不得的相思。”
“傳世之作《蘭亭序》行云流水的字體,被譽為‘清風出袖,明月入懷’。臨帖的公子本應專心致志,卻總是心細如發地察覺到心上人細碎的腳步聲,伊人趁月色推門而入,惹公子原本飄逸灑脫的情緒微妙起來:《蘭亭序》都難分真跡摹本,你的真心又怎么能隨意給誰?我揣摩,她傾心之人與公子相識,甚至三人是舊識。”
“詩云,‘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和月’。‘無關風月’——指的是他對她的感情真摯,不為體驗風花雪月、自我陶醉。‘題序等你回’暗示他已表明心跡,等待回音,而序成提筆時,他的心中激起千層浪,他為自己的勇敢歡欣鼓舞。”
“‘情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又表現出他的躊躇,認為的感情雖已表達,卻表達得不盡然、描摹得不貼切,怕她不能完全了解。他感嘆,如果當初她先了解自己的人品家世和對感情執著的態度,結果或許大相徑庭。”
“‘手書無愧無懼人間是非’,——無愧無悔無懼、不怕閑言碎語、不怕人間是非、不怕世人對她的嘲諷、對他決心一起的阻撓反對,我就此印證了我對三人是舊識的猜測,否則何來‘無懼人間是非’?”
“‘雨打蕉葉又瀟瀟了幾夜’,——表現出他的焦灼和她的躊躇,等待的過程充滿煎熬。結句筆鋒一轉,‘我等春雷來提醒你愛誰’,他希望瀟瀟雨夜有一記響亮驚雷驚醒執迷不悔的她,讓她明白自己才是最值得托付終生之人。至此戛然而止,留下無限猜想回味。”
“由此可見,《蘭亭序》唱的不是悲劇,而是歌頌含蓄、忍耐、了解、付出、等待、擔當。再反思現代快餐式愛情的直接、浮躁、莽撞、索取、逃避、敷衍,我們缺失的,不正是愛情最珍貴美好的品質嗎?”
“我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