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來到了居住區,實際上隔著老遠朱明就看到了,是搭建好的氈帳,不過這些氈帳相互之間的距離還挺大,等走進了朱明就發現,這些氈帳一般都是三個一組,其中一個大的氈帳,兩個小的。
但是這些氈帳相互之間隔得距離倒是挺遠的,而氈帳是一排一排整齊的排列在那里,而氈帳的周圍種了一排排的小樹苗,這些小樹苗都已經活了,這些小樹苗形成了天然的圍墻,當然,距離圍墻還有些遠,但是已經將各個氈帳算是隔離起來了,這些院子的面積并不算小。
霍剛沒有到城門口,因為他過去,這些人肯定多少有一些拘謹,不過整個城市里面的布局安排都是霍剛一手準備的,這些每個家庭的院子是300平米,這個院子面積不大,但是也不算小。
當然了,對于這個時代來說,肯定是不算大的,不過目前這個院子只是氈帳,看起來就很大了。這些樹苗也是霍剛讓種的,算是城市綠化的一種吧,不過等到了后面的時候,他們的房屋會直接采用混凝土方式來建設。
本來大量的水泥第一批用來修建城墻的,但是現在霍剛覺得,給他們建立第一批房屋也是可以的,對于中國人來說,房屋和土地可以說是他們最為重要的東西了。
這也算是刻畫在骨子里面的傳統。
暫時來說,這里的氈帳面積跟之前霍剛手下的那些人都是規劃在一起的,有點像是后世新農村的樣式,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氈帳,等后面建設房屋的時候,就按照現在樹苗所在的位置來進行規劃就可以了。
而街道,公共廁所等等位置都已經提前安排好了。
朱明他們到了自己的位置,就進氈帳里面看了看,里面確實很簡陋,不過卻已經有羊皮制作的地毯鋪在了地上,整個氈帳里面已經可以住人了,條件不如他們原本的地方,但是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現在這里的天氣已經開始熱了起來,倒是不用擔心晚上著涼。
不過讓朱明感興趣的是,在進入他們居住區的時候,有一個牌子,上面很明確的寫了,每日的恭桶以及垃圾要集中清理到統一的地方,禁止隨便亂倒,避免傳染疾病。
這樣的規定,也就是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才有,但是一些小城市,根本沒有人在乎這個。
但是朱明是郎中,他知道這樣確實可以預防一定的疾病,但是他對這里面的原理卻并不清楚,他只是知道結果而已。
另外就是在他們每家每戶的門口都有一個小木頭牌子,上面都提前刻好了編號。
朱明特意看了,上面有一個古怪的名字:民心家園一排一戶。
后面四個字他可以理解,但是前面這個民心家園是個什么意思?民心他知道,這家園是咋回事?說這里是民心的家園?朱明確實不太明白這是什么東西。
不僅僅朱明不明白,其他住進來的一些人也不太明白,不過不明白就不明白吧,反正這個好像是指他們這個氈帳的位置,因為朱明看了一眼自己的鄰居,他是民心家園一排二戶。
看起來后面這個是按照順序來排列的,將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安排好,朱明就老老實實的呆在了家里,朱明的妻子是個很賢惠的女人,雖然這里沒什么好收拾的,他們隨身攜帶的也就是一些簡單的衣物和家具,但是他的妻子還是盡量將所有的東西都規整了起來。
俗話說的好,破家值萬貫,雖然他們的東西很少,但是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也都很重要。
“夫婿。我們沒有做飯的地方怎么辦?”朱明的妻子有些愁眉苦臉的走了進來問道。雖然說這氈帳確實是簡陋了一點,不如房子,但是也能遮風擋雨,里面倒是居住也沒有問題。
只是這做飯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么做啊,總不能不讓他們吃飯吧。
“我們來的時候,主家交代了,來了這邊,這邊的主家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