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番話自然是霍剛故意說的,至于說對方能不能領會到他話里面的意思,霍剛也不在乎,他也不過就是順手而為而已,也是為將來埋下一個伏筆,如果說這個時候霍剛跟頡利達成協議的話,不用想,薛延坨也絕對不敢反叛了,那霍剛必然會影響周圍的地區局勢。
所以他不管怎么樣也是不會跟頡利合作結盟的,而且頡利也不可能給霍剛送七萬只羊過來,這個數量的羊群已經不少了,再說了,將這些羊從五原的方向送過來,這本身難度也不小。
實際上,霍剛這也算是給薛延坨挖坑吧,如果說薛延坨跟頡利之間的關系本身不夠好的話,那估計頡利會直接命令薛延坨出這一批的羊,如果說頡利真的這么想了,那估計到時候薛延坨會直接反抗,到時候不管薛延坨和頡利之間打成什么樣子,對霍剛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歷史上薛延坨最后投降了大唐,然后跟大唐合伙將頡利給滅了,現在嘛,有霍剛在,霍剛不可能讓他有機會投降大唐的,因為如果薛延坨投降大唐,對霍剛來說不算是好事,至少目前來說不是好事。
返程的速度比來的時候就要快的多了,霍剛他們的馬匹可不是莫陀羅這些人的馬匹可以比的,所以前后也不過幾天的時間霍剛他們就趕回了玉門關。
讓公孫林他們先去飲馬河喂養幾天戰馬,這些戰馬已經趕路十幾天了,需要用靈泉水和苜蓿草這些好的草料好好喂養幾天。
而就在霍剛剛剛回到玉門關的時候,遠在伊吾城的明月收到了一條最新的線報。
“你說的是真的?”明月直接從自己的位置上面站了起來。
“是的!是石萬年城主讓我將這個消息轉告明月副城主的,就在幾分鐘之前剛剛發生。”來人語氣恭敬的開口道。
“走,我們過去仔細的了解一下,我要匯報給首領。”明月直接站了起來。
“是!”
前往城主府的明月很快就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次發生的事情,是之前霍剛所等待的,也可以說不是霍剛所等待的。
趙琦是高昌國人,他并不是一個普通的高昌國人,他是一個商人,高昌國的位置比伊吾要好一些,而且高昌國也更加富裕,人口也更多,高昌國國制完整,不像是伊吾基本就是一個城市,下面都是一些村鎮,而高昌光是縣城就有十四個,人口接近四十萬人。
而高昌在國王之下也有著完善的制度,大部分跟中原的制度相通,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昌自然也是有一些大的家族,當然這些家族跟中原的家族沒有辦法比,但是在高昌也算是聲勢顯赫。
不過趙琦雖然在高昌國人,但是他是在伊吾城做生意的,主要是經營糧食,布匹,食鹽生意,高昌有鹽,耕地也不錯,所以糧食也有盈余,另外也有一些鐵器之類的,雖然無法煉鋼,但是整體而言,自然是比伊吾城要強不少。
伊吾幾個月前被大漢消滅,成為大漢的一部分之后,剛開始趙琦還害怕自己的鋪子之類的沒有了,但是后來大漢的首領霍剛似乎并沒有針對他們這些人,一切都是照舊,城主也依然是石萬年。
只不過是伊吾城的城衛已經徹底更換了,那一千名衛兵身上的鎧甲看的趙琦都是眼熱無比,但是這些士兵跟以前伊吾的士兵不一樣,他們軍法非常的嚴格,不會隨便亂收費,也從不為難人,只要你遵守他們這里的規矩就行。
所以趙琦他們這些商人也就放心了不少,剛開始他們的生意也沒受到什么影響,但是后來,當大漢的首領霍剛開了幾個鋪子之后,他們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雖然說對方的鋪子并不是針對普通人,也并不對外賣東西,而是主要給伊吾城的普通人兌換糧食,以及食鹽,麻布等物資用的,用的是糧票。
而且價格似乎很便宜,至少聽說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