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己的步調(diào)不斷接近承慶殿,李世民的心情并不平靜,玄武門之變才剛剛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要做出第二次選擇了。沒有人知道李世民在想什么,常林也不知道,他也不敢猜。
但是等到了承慶殿,李世民看著面前的承慶殿卻良久沒有動作,坐在這個位置上,他李世民問心無愧嗎?并沒有。他也是人,他內(nèi)心不是冷血的,站在公正公平的角度,如果他哥哥李建成當(dāng)皇帝,李世民知道,他哥哥也將是一個好皇帝。
這一點(diǎn)李世民不否認(rèn),甚至縱觀整個玄武門之變,他哥哥都并沒有提前察覺,等他們發(fā)現(xiàn)不對的時候想要返回東宮的時候,是他李世民親自攔在了他的兩個兄弟的面前。
甚至,他的弟弟李元吉為了威懾警告他,向他射了三箭。
但是那三箭,都沒有射中,因為李元吉本就沒有準(zhǔn)備射中,這一點(diǎn)李世民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三弟李元吉好武,弓馬嫻熟,一桿馬槊甚至可以跟尉遲恭一較高下,他的箭法不敢說百步穿楊,但是射他李世民那么大一個人根本不會失手。
但是三箭未中,因為他弟弟根本沒有想射殺他這個二哥,當(dāng)時他親自堵在自己大哥三弟前面,又何嘗不想自己三弟真的給他一箭,這樣可以幫他下定決心?
只是,他三弟沒有下那個手,但是他李世民卻動手了,一箭射殺了他的大哥,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他李世民已經(jīng)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他沒的選擇,他李世民并不想給自己洗,做了就是做了,因為他不做,死的必然是他秦王府的所有人,包括那些跟隨他的所有大臣,他們的身家性命都在他李世民一個人的身上。
皇家無親情,這是他的選擇,為了他的兒女,他的王妃,他只能這么做。這一點(diǎn)他從不后悔,但是現(xiàn)在,當(dāng)了一年皇帝的他不得不做出第二次選擇。
沒有別的,他李世民確實想自比秦皇漢武,但是有錯嗎?沒有,因為他功績能成了秦皇漢武,這意味著這天下才能夠有一個太平盛世!
一切都只是選擇而已。
做出見霍剛的決定,他不是沒有顧慮,也許這個選擇再過十年的話,他就不會有今天的勇氣了。但是現(xiàn)在,他愿意做出這個選擇!至于其他的,交給后人評說吧!不管后人信不信,他李世民就是想建一個太平盛世而已!
收回承慶殿那三個字上面的目光,李世民直接抬腿向承慶殿里面走了過去。
“陛下駕到!”承慶殿門外的所有御林軍早已經(jīng)單膝跪了一地,只是沒有人說話而已,而承慶殿雖然是太極宮一個殿,但是內(nèi)外可以說是完全是兩個世界。
李淵可以說是被變相軟禁的狀態(tài),所以常林必須要通報里面,因為這承慶殿內(nèi)外完全不一樣。
這承慶殿內(nèi)不管是宮女還是太監(jiān)全部都是以前李淵使用的那一批,當(dāng)然也有李世民安排進(jìn)去的,但是誰也不知道。而李淵退位這一年,悲痛了一段時間之后就徹底放飛自我了。
因為處于軟禁的地步,李世民的態(tài)度也很明確,要什么給什么,只要李淵開心就行,這樣的情況下,就這一年的時間,李淵已經(jīng)給李世民造出了幾個弟弟妹妹了,雖然還沒出生,但是已經(jīng)有身孕了。
這樣的事情自然不可能瞞著李世民,不過李世民也無所謂,只要李淵愿意,隨便,不就是美女嗎?要多少有多少。
所以,這承慶殿里面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李世民很清楚,這也是常林通報的原因。
即便是常林通報了之后,李世民也沒有立刻進(jìn)去,而是等里面雞飛狗跳了一番之后,才差人打開了承慶殿的大門,隨著承慶殿的大門打開,李世民直接抬腿進(jìn)入了宮殿當(dāng)中。
殿門里面已經(jīng)跪了一地的太監(jiān)和宮女,這些太監(jiān)和宮女也都很忐忑,這里是什么地方他們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