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的軍隊。
當公孫林給出肯定答案的時候,這些突厥人居然欣喜的表示,他們是否需要熱水之類的,多余的東西他們沒有,但是給他們燒點熱水開始可以的。
這倒是讓公孫林他們有些驚訝,詢問過后,公孫林才知道,這些突厥人都是得到了胡祿他們宣揚過的霍剛存在的突厥人,只是他們的條件實在是太差,手里的糧食很少,所以沒有辦法長時間的遷徙。
他們一直在等待霍首領什么時候統治他們這里,得到這個消息的公孫林是真的有些意外,不過在意外之后,公孫林就果斷對他開口道:“從現在開始,這里就是霍剛首領統治的地盤了,你們可以樹立大漢的旗幟,如果有人敢對你們不利,我們一定為你們報仇。”
交代完畢之后,公孫林直接就命令手下,拿出了一面特制的大漢旗幟,跟他們軍旗不一樣的是,這面旗幟是黑底紅字,長方形的,上面只有一個“漢”字。
而這一次他們出來的時候,像是這樣的特殊旗幟他們每個班的士兵都攜帶了一面,也就是說沒10個人就有一面這樣的旗幟。之所以攜帶如此之多數量的旗幟,為的就是,按照首領的話來說,那叫“宣誓主權”。
只要將這面旗幟插上了,那就是大漢的地盤,如果其他人再占領的話,那就是對大漢不宣而戰!而像是這樣的居民點就很重要了。
將這面旗幟鄭重的交給對方,讓公孫林有些意外的是,這十幾戶突厥人的頭領是面色莊重的單膝跪地將這面旗幟接了過來。
看到這一幕的公孫林在看了他們的情況之后,果斷留下了一封書信,讓他交給后續來的大漢的商隊,既然這些人愿意加入大漢,那他們就大漢的子民,自然也是在首領的救助范圍之內。
對方并不識字,不知道公孫林給他的信封里面寫的是什么,但是卻拍著胸脯表示一定會將這封信交給掛著大漢旗幟的運輸商隊。
不是每個運輸商隊都會有權利掛大漢旗幟的,至少目前不是。
離開這個聚集點之后,公孫林突然就有點喜歡突厥人了,因為突厥人喜歡游牧而居,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那么可想而知,這一路上像是這樣的河流兩側的定居點會有很多。
只要這些突厥人都愿意加入大漢,那么這些就是大漢的領土!誰都不能反對,反對無效!這個野蠻的時代,騎兵就是最大的威懾力!
如果不是首領有命令的話,公孫林都覺得,像是焉耆這樣的小國,直接滅掉就可以了,沒有人在乎,像是西域這地方,每隔幾十年也許就有一個小國滅亡,有時候一個幾千人的小鎮都敢自稱是一個國家。
這樣的事情再正常不過。
所以這一次他們出來,其實根本就不用擔心有太大的戰爭,因為這一片區域除了焉耆國之外,就沒有其他強大的國家了。
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西突厥真的是一個好人啊,像是焉耆,高昌這些國家,其實之前都是屬于西突厥的,同樣也因為西突厥的限制,這些國家除了幾個縣城以及縣城附近的土地之外,稍微外圍一點的土地都是屬于突厥人的。
而往往這些地方都是有突厥人在進行放牧,雖然未必會緊挨著對方,但是距離不遠的地方必然是有聚集點的,只要找到這些聚集點,將這些聚集點都掛上大漢的旗幟,那么首領的戰略目標就可以達成了。
像是焉耆這些小國家,或許他們的糧食并不缺少,但是這些小國家絕對不可能自己養活自己,他們都是依靠整個西域國家相互之間的商業貿易往來而進行的。
就像是焉耆國,焉耆國的糧食產量是處于出口的狀態,但是食鹽,布匹等等幾乎都是需要從其他的國家由這些商人貿易進來的,如果他們不能夠跟外界聯系的話,短時間內沒有問題,但是連兩個月的時間都撐不過就要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