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霍賜河流域大量的開始種植糧食的話,他們就不會缺少糧食,而糧食在大漢范圍內的價格都會不斷的下降,當然,糧價有了國有糧食商行來平穩糧價,它不會跌到一個很低的地步,到時候會有國有糧價商行進行收購。
這樣可以保證百姓的收益,而這些糧食收購了,至少前期來說根本不愁賣出去,因為未來幾年的大唐都是缺少糧食的,霍剛可以跟他們換取其他大量的資源,比如說杜仲膠,比如說天然堿礦,這些都是重要的資源。
而糧食對大漢來說,反而沒有那么重要了。
這一次的人口遷徙不僅僅只是要遷徙人口那么簡單,目前來說大漢的領地范圍之內,突厥人的是非常多的,但是突厥人里面其實有非常多的都是跟漢人相差無幾的,都是有漢人的血統。
而這一次再遷徙過來大量的漢人,隨著時間的流逝,漢人的血統會越來越多,到時候像是突厥人這樣比較明顯的少數民族就會逐步的減少。
未來大漢雖然注定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是霍剛還是要以漢人為主體,這是大本營,所以漢人的人口數量自然是要提升起來的。
而且漢人人口數量增多也有益于普及漢語。
當然,最重要的是,霍賜河流域需要大量的人口種植土地,這個才是最關鍵的。
其實最好的辦法自然春耕前遷徙,不過冬季遷徙容易出現不必要的犧牲,所以霍剛才選擇在了這個時間點,以大漢運輸商隊的能力,目前來說,運輸這些百姓在這樣的天氣不過也就是二十天的時間就可以抵達目的地,二十天的時間耕種并不算是太晚。
全年已經丈量出來了大量的土地,新遷徙過來的人口的土地足夠,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需要的住房暫時還沒有建設完畢,不過今年一年的時間已經足夠了。
而且大漢第一建筑商行已經沒有時間去管這個了,他們的建設任務有很多,而建筑房子的事情,霍剛已經準備開放給民間了。
說白了,就是政府出錢,而負責建設等方面的任務交給民間的建筑商行,至于這些人到底會不會做,能不能做,霍剛相信他們還是可以的。
任何事情想要發展,資本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不過這其實也是好事,因為商人多了,整個國家自然會變得更加繁榮,社會的科技生產力會極大的增加。
遷徙的宣傳開始了,而隨后做出決定的各個村莊也直接開始了遷徙,整個村莊遷徙的并不多,尤其是一些地理位置不錯,本身田地收成就非常不錯的地方遷徙的數量就更少了。
時間進入四月,開始播種小麥的時候,第一批遷徙的移民也已經到位了,這一批移民的數量不多,但是也不少,這一批大約有接近三萬人遷徙到了霍賜河流域。
當他們到了這里的時候,就已經被河流兩側那密密麻麻的綠色苜蓿草驚呆了,草原已經開始發芽,而苜蓿草早已經重新開始冒出了綠色,看著那些苜蓿草下面的土壤,所有的百姓就知道這土地很肥沃。
雖然他們來的時候已經知道了,剛開始他們暫時沒有房子,只能居住帳篷,但是這對他們來說都不重要,因為有這樣的土地,一切都會有的。
春耕的時間整整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當春耕結束的時候,農業部的王山他們也對所有的土地做出了準確的統計。
“首領,我們現在除了進行培育的像是部分香料試驗田之外,其中我們一共種植土豆大約為11萬畝,將去年所有的土豆全部都已經種植完畢,所有的土豆全部都由國有土地種植,如果按照去年的產量來計算的話,這11萬畝土豆一共可以收獲至少8.8億斤糧食。”
“這些土豆再保留一年的話,明年所有的土豆就可以在全國推廣種植了。”
“按照我們的計算,這11萬畝土豆收獲的種子明年大概可以種植大約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