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說一說你們之前的測試。”霍剛笑著開口道,他對這個很感興趣。
“是,第一代蒸汽火車我們更像是進行技術驗證,就是將我們日常所使用的蒸汽機放大之后放了上來,不過在我們放大之后發現,其實放大的蒸汽機雖然提供了增加的動力,但是跟蒸汽機本身的重量的增加,所增加的那一點動力簡直是微不足道。”盧峰立刻開口道。
“后來我們想到了您說的壓力,也就是在密閉的環境當中,蒸汽的溫度越高,以及壓力越大,所能夠提供的溫度越高,蒸汽機所能提供的動力就越大,但是這中間對于蒸汽機的結構部件,以及密封性能要求非常高。”
“如果不是你提出的鉚釘法以及相關的密封方法,我們想要將這個制作出來還很難。”盧峰認真的開口道,“我們的第一個蒸汽火車大概只能拉動兩輛馬車那么重的東西,而且速度還不快。”
“后來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蒸汽機我們按照您所說的高溫高壓蒸汽去進行操作,并且將蒸汽機的內部結構更加的優化,它的動力提升了許多,最多的可以拉動二十輛馬車的重量。”
“但是那個……后來翻車了。”盧峰撓了撓頭,然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主要是我們對于底部車輪的設計有問題,重心不合理,導致行駛的還是直線,不過因為一點點的重量不均衡就直接翻車了。”
“倒是它們的動力當時暫時足夠,我們又測試了十幾次才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平衡車輪的方法。”
“直到第四代蒸汽火車的時候,我們才成功的順利將它運行,不過當時的鐵軌只有3公里,長度不夠,我們也測試不出來它的速度,只能是測試它的平穩性。”盧峰快速給霍剛介紹了一下。
雖然他只是簡略的減少,但是霍剛卻聽的出來,他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肯定遇到了許多難題,但是這些難題都能夠一一克服,顯然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現在我們使用的是第五代了,暫時來說,我們今天在它的后面添加了10節車廂,這些車廂如果拉滿的話,大概相當于50輛馬車。”盧峰又給霍剛介紹了一下面前的這輛蒸汽火車。
霍剛點了點頭,他已經看到了在車后后面拉著的10節車廂,這些車廂并不大,至少不像是后世所有的車廂都是標準長度的車廂,這個暫時不急,因為這玩意時代在發展,車廂的大下是根據火車的底盤以及車輪等方面的技術來進行驗證的。
太大和太小顯然都不行,這個東西霍剛沒有什么數據,他也不知道后世車廂有多長,大概是一節車廂十幾米長,但是這個數據并不準確,就算是他知道了,也沒有意義,底盤能不能承受才是最關鍵的。
而車輪的軸承以及密封性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東西霍剛并不知道他們的車輪研發的怎么樣,所以他不會給出一個具體的數據,讓盧峰他們親自測試就可以了。
目前這些車廂的長度,大概只有4米左右的長度,寬度因為軌道的寬度是1600毫米,也就是一米六,而寬度大約擴充了一倍,也就3米左右,這是霍剛目測的。
不過這些車廂并不是很高,所以它們拉的東西也并不是很多,如果進行后期承重測試的話,應該是可以的。
“嗯,不錯,走,我們去試試。”霍剛直接指著車廂開口道,因為在火車頭后面的那一節拉煤的車廂之后的一截是用來載人的,所以霍剛直接抬腿走了上去。
“首領,萬萬不可,這東西沒有經過檢驗,安全性無法保證。”盧峰他們立刻就驚了,飛快的開口說道。
“沒關系,總是要有人乘坐第一次的,而且我相信你們之前也進行了測試,并且這第一次估計你們也不會開的太快。”霍剛笑著開口道。
其他人都紛紛對視了一眼,立刻都猶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