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霍剛的背書,其他人也就懂了,前期的時候,霍剛需要鐵血來保護自己的人不受到其他人的威脅,那個時候霍剛是光腳的,所以只能夠采用這樣的辦法威脅別人,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他已經沒有必要動用這樣的辦法了。
當然,這不是說完全不動用,有一些東西該用的時候還是要用的,但是你要看那些人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目前來說,除非必要,不然的話,霍剛是不會主動做出這樣的事情的,實際上到了霍剛這個地位,真的想做這樣的事情有的是辦法,借刀殺人就行了。
在工業城完成這次作戰會議之后,工業城直接就進入了戰時工作狀態,20門大炮是優先開始生產的,對于他們來說,作為炮管的預備鋼管已經生產完畢的話,剩下的工作其實并不難。
只不過是要對這些炮管等進行繼續的測試,同樣火藥研究所也要重新對于木管引信進行測試,比如說霍剛所說的那種開花彈,開花彈原本是怎么做的霍剛并不清楚,他也是看到了木管引信之后才想起來的。
準確的說,霍剛知道有開花彈這面一個東西,然后當看到木管引信這樣的東西之后,他立刻就明白開花彈的原理了,原本他還以為是利用那種人工按照計算時間,然后用剪刀剪長短的引信呢。
大漢的火炮硬件是足夠了,軟件方面還需要繼續研發,不過軟件方面的研發其實進度也很快,主要是霍剛知道正確答案啊,雖然他不知道具體的比例,但是這些東西的原料他是知道的,包括TNT等炸藥的原料,他大概都知道。
知道了原料然后進行相關的測試不就可以了嗎?另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安全問題了,歷史上諾貝爾為了研究炸藥可是炸死了自己的親人,霍剛可不想發生這樣的事情,哪怕陳民這些人都是由道士轉來的,但是這也是大漢為數不多的人才。
回到玉門關的時候,霍政等人已經召開了幾次的軍部會議,制定了接下來的作戰策略,主要的作戰策略依然是由騎兵為主,朱雀軍和白虎軍肯定是主要軍力,而虎賁軍……剩下的霍剛還沒有釋放出來,主要是收拾一個高昌,其實沒有必要。
只需要抽調現在的這些虎賁軍大約兩千人的部隊就可以了,這兩千人的部隊主要是訓練使用火炮,霍剛也是這個時候才知道,虎賁軍的所有部隊居然都懂得使用攻城器械。
按照這個說法的話,霍剛覺得自己沒有召喚出來的那些虎賁軍里面絕對有攻城部隊,就算是知道有,霍剛也不準備召喚,虎賁軍不同于朱雀和白虎二軍,他們是步兵,既然是步兵的話,這就意味著他們的速度不會太快,至少現在的火車修建的速度也沒那么快。
第一條鐵路已經規劃出來了,從工業城開始然后→陽關→玉門關→鐵礦→煤礦→伊吾城→高昌城……接著繼續延續下去。
第二條鐵路將來建設的大概將會從工業城沿著霍賜河流域前往黑水城,路過阿克城,樓蘭城,然后從樓蘭城一分為三,一路向北前往伊吾,一路往南沿著阿爾金山脈,塔里沙漠南側一路往西,另外一路自然是直接沿著塔里木盆地北側,直接前往焉耆,并且繼續往西,將來估計會環繞整個塔里木盆地一圈。
至于說中間橫穿塔里沙漠的塔里木河旁邊的那一條鐵路,要看后續的沙漠情況,以及河流的水流量情況,如果因為靈泉水的功效,橫穿沙漠的那條河流域兩側的綠化逐年擴張,沙漠開始緩慢減小的話,到時候估計也會橫穿一條鐵路。
不過這些都是后續的規劃了,主要目前第一條肯定是玉門關這一條,玉門關這里也會建設前往敦煌郡以及長樂洲主要城市,并且做好修建進入河西走廊的準備。
說實話,這些鐵路規劃圖是霍剛是按照自己手里面的地圖來規劃的,后世的鐵路規劃霍剛不知道,不過現在他到時頗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