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思索,這點小事并不算什么,到時候給胡綜道個歉就是了,沒必要得罪劉備這個當世豪杰,于是也沒說話了。
劉玄見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時,當即欣喜若狂說道:“在下鄂縣劉玄字顯圣,因父親為本縣豪強所構陷致死,故而今日于市井之中埋伏,將其斬殺!”
“嗯?”劉備感覺到劉玄的話有問題,于是問道:“不是說有一伙游俠,隨你一起在鬧市殺人?”
劉玄見到劉備追著問,于是眼神躲躲閃閃地回答:“那……那是他人誤會,在下自知殺人者死,故而宴請鄂縣游俠,事后為我收尸。
卻不想在還未散開,便在市井遇到仇敵,雙方爭斗之中,我意外將仇敵門客殺死,眾游俠感我厚待之恩,遂于死者身上再斬一刃,故而被認做為游俠所殺!”
劉備聽了個大概,點了點頭:“此事暫且不明,待我查明之后方能決你生死,將其收監入獄!”說完劉備轉身就走。
隨后好像又想起什么轉頭過來說道:“你說你姓劉?”
“然也,太宗之子,代孝王參,苗裔!”劉玄點了點頭。
“好,我知曉了,你且等待,倘若真只是為父報仇,孤定當還你自由!”劉備斬釘截鐵的說道。
“玄德公,何必管一個亂法之徒?”
魯肅尾隨而去抱怨道,他還是想嘗試打消劉備,那不利于合作的念頭。
“如果此人當真有理,我自當要救!”劉備不容拒絕的點頭。
“一個殺人賊犯,何必要包庇他?如此以身亂法,豈不招人話柄?”
劉備搖頭否認魯肅的看法:“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想必你先前也有所察覺,劉玄此人心地純良,分明那些游俠也有罪在身。
此人卻故意為之隱瞞,甚至匆忙之間,說出漏洞百出借口。
想起此人,我便想起云長、元直,恐怕二人見此人,也會一見如故吧?”
“可是這人家愿意認罪,即已伏法,何必再起波瀾?”
“此人為友代罪,為父報仇,乃仁義之徒,且明可逃匿,卻甘愿伏法,如此仁人,我必救之!”劉備依然固執己見,不為魯肅所言而動。
說罷二人聯袂走進官署,把胡綜請出來詢問一番事情緣由,究竟如何。
“不曾想劉使君,子敬兄聯袂而來,綜有失遠迎!”胡綜從正堂之后長舍走出,向二人見禮。
一般縣衙正堂之后,是首官的居所,稱為“縣舍”,縣令之所稱為“令舍”,縣長之所稱為“長舍”,縣丞之所稱為“丞舍”。
正堂與長舍之間以圍墻相隔,墻中開門,此門稱為閤,因其內就是長官的居所,能夠進出者皆為親近之人。
這也是功曹、主簿、主記、賊曹等門下親近吏的由來。
是以縣中諸吏到此皆止步。
“胡明廷(偉則)客氣了,孤今日造訪是想詢問一事,不知明廷能否告知?”
“使君且說,綜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胡綜早先接過魯肅的通知,知道魯肅有意拉攏劉備,加大自己這方力量,他自然要盡可能示好。
“在備來縣廷之前,曾遇一罪犯,不知詳情為何?”
胡綜看了一眼魯肅之后,面色有些不好。
魯肅也有所感覺,知道對方是在怪罪自己,把劉備帶過來,插手他的公務,然而他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得底下頭顱,緘口不言。
胡綜見魯肅低頭不語,便知曉了,于是便說:“此胡某治下之事,使君這是?”
胡綜綿里藏針,譏諷劉備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劉備也沒有在意:“我觀此人仁義無雙……”
胡綜當即打斷劉備的話:“敢直呼我家主公名諱,連禮數都不懂,還談什么仁義,哼!”
“你說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