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猛將如關云長、張益德、趙子龍、陳叔至、魏文長等。
謀士有簡憲和、孫公祐、麋子仲、劉顯圣、向巨達(朗)、伊機伯(籍)等。
又有劉江夏一萬余兵,雖不敢言,兵多將廣,但也足以與將軍相聯戮力。”
諸葛亮先是給孫權,分析了一番劉備還剩余的實力,表示劉備方面,是有能力和孫權合作的,兩萬人馬之眾,關羽、張飛萬人敵之強,并不比你江東弱上多少。
然后又給孫權分析曹操的弊端,說道“而曹操遠道而來,為追我主,以輕騎行一日一夜,三百余里,早已人困馬乏,故謂之‘強弩之末,難穿魯縞’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我主協規戮力,則必破操矣。
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宗廟可保,家世可興,直在今日,毋望將軍莫要遲疑,錯失良機。”
孫權聽到說三分鼎足之話,又聽到家世可興當即一換先前,不愉臉色說道“善,大善,曹操賊子,上欺天子,下殘黎庶。
廟堂之上,殿陛之間,忠臣盡沒,但又違逆操者,禍夕旦至。權早有心為國家除賊,惟恨實力不濟,今劉豫州聯手,漢室可興也!
即命周瑜為左都督,程普為右都督各領萬余人,與備共擊曹操,魯肅贊軍校尉助畫方略,呂蒙、甘寧、黃蓋、韓當、凌統等隨軍參戰,共擊曹操,匡扶漢室。”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吶。
諸葛亮看了一眼,帶著詭異笑容的劉玄,心中大駭“未成想,居然真是如此遣將,果有如此大才?”
孫權這次安排,幾乎和劉玄在劉備面前,推測的大致相同,除了魯肅以及呂蒙等人沒說,但是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程普和周瑜兩人,真的是左右督,卻沒有給一方節制權。
諸葛亮怕內心之意被人看穿,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說道“不知戰后,如何算荊州之地?”
劉玄假裝心直口“當然是誰打下算誰的?”
諸葛亮故作臉色大變“不可不可!”
“劉君此言大善,天下之大,自古便是能者居之,玄德公兵微將寡,恐難以守城,還是以太祖故事,先入者而居之為妥。”
劉、孫兩家實力,毋庸置疑劉備是弱勢,如果真的比起收復速度,顯然孫吳更快,人家兵多糧足,而且荊州各地太守、令、長基本上都沒想過死守。
只需出點微末之力,就可入主各地,根本廢不了什么時間,于是周瑜搶著答應,也是報先前的“一箭之仇”,更是防備劉備壯大。
他們那里想到,劉玄早就等著他了。
但是諸葛亮卻不能漏出欣喜,反而極其為難說道“公瑾此言大繆,此番兩家聯手,當共分余地,如何能夠恃強而據之?”
經過諸葛亮、周瑜有意提醒,孫權也驚醒過來,對呀,劉備勢弱,這個時候不欺負,什么時候欺負,于是拍板說道“就此做決定,勿要再言。”
說完孫權就自顧離開,完全不理會諸葛亮在后面苦叫。
“孫將軍……”
“公瑾……”
“子敬你看看,能否勸勸孫將軍,勿要使兩家傷了和氣!”
“我主已然做決定,在下實在無能為力,孔明還是想想如何復命!”
魯肅自然不可能去幫劉備說話,不然他自己也該到頭了。
諸葛亮愁眉苦臉道“嗨,禍事矣,顯圣何其嘴快,早前便讓你莫要胡言,如今,嗨!”
江東人見到諸葛亮、劉玄二人愁眉苦臉而走,不禁哈哈大笑“哈哈哈,豎子,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