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是沒有辦法解決的那種。
曹操除非以尚未染病的士卒,快速集結,撲向赤壁方向,一舉將劉備、周瑜等人殲滅。
不然又是回到原點,繼續做無謂的僵持。
“兒有一策,不知可行與否,還請丞相斧正!”
眾人低頭沉思之時,曹操如今的三子曹植,看了左右一下立直身子說道。
“嗯?”曹操一愣,然后滿臉笑意道“吾兒有何策,且將道來,孤與諸公商議一番!”
當年雄才大略的曹操,從敗了他的老大哥之后,也步入老大哥步伐。
在沒有確定繼承人的情況下,對幼子寵愛日甚一日。
此次隨軍南征,諸子當中也就他一人扈從,連武勇的黃須兒都沒有這么好的機會。
見到自己兒子發言,曹操自然與有榮焉,以至于他還有意無意,看了在座諸臣一眼,其意顯而易見。
“兒在想,既然我軍無法勝過劉、孫聯軍,是否可行招降之策,招納孫、劉麾下將士為丞相效命?
如此一來,孫劉聯軍勢力削弱,我軍亦可得水軍良將,可謂一舉而兩得,不知丞相以為然否?”
曹植也沒有藏著掖著,這個時候正是立功好機會,現在不表現,什么時候表現?
曹操眼中閃過滿意之色,暗中微微點頭,有說道“爾等以為如何?”
程昱聽鄭重的點點頭“臣以為曹郎此策甚佳!臣曾有聞,江東老將不服周瑜之言,雖不知真假,想來并非空穴來風。
且有聞此前丞相下荊州之時,江東大族多有歸降丞相之意,若此刻明公招降,想必時可成,縱有不成,也無礙大局!”
“我等附議,即便是有人詐降,我軍也無懼區區千百人!”
這就是曹軍的底氣。
千百個人,的確給曹軍帶來不了任何傷害。
真要是詐降,曹操大軍齊射,這千百降卒,頃刻之間變成刺猬,落尸江中喂魚。
而且江東人的降意,在場的人都恐怕有所耳聞,這件事很值得試探一下。
因為收獲遠比損失大。
“既然諸公以為可行,那便尋得一時機,遣人試探一番!”
見到心腹諸臣沒有異議,曹操也就將此事拍板下來。
本身在劉玄說程普、黃蓋與周瑜不合之時,他就有了這個計劃,只是一時還沒拿定主意。
今天所有人,眾口一詞,同意這個觀點,曹操自然會順勢而下,將策反之事落實、貫徹。
不過策反不是吃飯,還得看時機、人選,不然隨意找個人,別人不愿意投降曹操,那豈不是白去一趟,而且還告訴敵方,他要用策反之計嘛!
所謂謀定而后動!
要動之前,不但要謀劃好,還得三思定奪才能行。
不是腦袋一拍就是淦!
“此前仲德之策,孤覺甚好,即刻下令,全軍打造鐵索,將舟船連在一起,將士上船操練。
至于諸公所憂,吾已然心中有數,可待將士于船上熟悉之后,即刻拆解鐵索,不再相連!”
曹操環顧眾人一眼,大有誰反對,誰下臺的意思。
對于鐵索連舟的辦法,他經過數日的思考,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那就是訓練時用,不訓練時拆。
只要大家熟練,不再暈船之后,那么所謂的鐵鏈也就不再需要。
至于說奇襲,如果沒有意外發生,這種在江面上很難奏效。
烏林和赤壁僅只隔一條江,聯軍有任何動向,曹操這邊不可能注意不到,等聯軍橫跨長江,曹軍這邊早就解開了鐵索。
即使沒解開,也可以直接沖撞上去,孫、劉聯軍的小船,能夠撞得贏鐵索連舟?
“丞相……”
群臣剛想勸阻,卻被曹操一個兇戾眼神